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31日

进解优促 企业诉求“必回”“秒回”

第七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活动现场,企业代表发言。

进解优促

截至12月20日

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

7.2万户(含工业类)

11月底前

全市共收集企业诉求

2.42万条(含工业类)

已办结

2.38万条

办结率

98.27%

“先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奠基。从今年5月签约到现在开工建设,离不开成都的支持和帮助。”12月12日,在成都市投促局主办的“投资盖碗茶·低空经济专场会议”中,沃飞长空首席政府关系官肖前志高兴地分享道。

“企业希望扎根到成都,计划在成都落地应用总部项目,目前洽谈比较顺利,正加紧推进。”活动上,北京星移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博表示,希望政府在顶层规划中,尽早考虑引入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这样的场景,只是成都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9月初,“进解优促”工作在全市铺开,成都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1—9月,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734.2亿元,增长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1—9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

经济质效提升的背后,也强化了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意识、“到一线去”的工作方式、“立说立行”的干事作风、“一切皆可创新、创新创造一切”的创新精神和愿意双向奔赴的发展信心。

找准问题 有效纾困

全力提高政府服务精准度

11月16日,2024年成都市第四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正式上线。和前三轮相比,这次活动覆盖到了二手车领域。这一变化来自于此前成都澳康达副总经理孙汶向市发改委、市商务局提出的一项建议。

孙汶说:“二手车交易量很大,如果将二手车纳入以旧换新、汽车消费奖励等补贴范围内,必然可以更大程度拉动消费。”

数据印证了孙汶的构想,“参与活动后的一个月,我们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较前一个月都增长了10%。”

“企业建议,政府支持,百姓受益,行业发展!”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看来,成都带了个好头。

王萌的“好评”在温江的另一个项目上也得到了验证。

12月14日,温江天府街道的明信城广场上,“天府友好儿童空间”首次开放,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玩耍。

这一空间的筹划建设始于9月,天府街道在走访辖区儿童游乐设施生产企业红孩儿游乐集团时了解到,企业的产品此前大都应用在景区、公园、农庄、地产、幼儿园等场景,近年来市场日益饱和,企业便将目光瞄准了社区。

很快,天府街道找到了一块1500平方米的空地,按照“企业出一点、商家出一点、社区出一点、部门单位出一点”的筹资模式,一个社区嵌入式游乐园“样板间”建成了。

红孩儿集团总经理王明波认为,这样的游乐园,能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游玩场所,也因为社区总体量级非常大,会成为一个好赛道。

问题找准了,解决很有效。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认为,“进解优促”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是服务精准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会极大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问题从哪来?一线!基层!

截至12月20日,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7.2万户(含工业类),11月底前,全市“进解优促”工作共收集企业诉求2.42万条(含工业类),已办结2.38万条,办结率98.27%。如此办结率的背后是“清单交办、随机抽检、督导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

有需必应 无事不扰

创新打造营商环境新品牌

“一场活动、一揽子政策、一系列服务,为我们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11月21日,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周俊临在参加了第10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后颇为感慨。

活动上,周俊临意外找到了就在“眼皮子底下”却一直不曾发现的新场景。

此前,数之联大多是为外地企业的液晶面板、半导体等产品提供人工智能检测服务。但实际上,就在崇州,大量的传统家具企业对智改数转需求旺盛。

“随着定制家具的普及,家具企业往往需要将做好的家具在厂里组装检查后,再运送到用户家里。这样的流程不仅会造成损耗,也降低了销售效率。”同样来到“民企会客厅”的成都市智能终端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负责人谭新民认为,解决“痛点”、迎接变化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此后,在成都市智能终端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的协调下,数之联开始了与崇州家具企业的数字化联动。

11月14日,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同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投运。从此,成都多了一个推动民营经济和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门工作机构。

每周都会有10场左右的资源对接活动在中心举行,“民企会客厅”也将长期扎根这里,并且升级为“一周见两次”。

当前,中心已集成打造“企需我应”7大对接服务平台。自中心运行近40天里,共开展资源对接类活动24场,惠及企业超过1200家,促成134家企业与73家金融机构实现产融对接,促成42项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累计开展45项新产品、新技术现场路演,发布191项机会清单。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企业室副主任张铭慎认为,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以组织架构创新更及时和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以工作方式创新更好帮助民营企业拓市场、引资源、降成本的积极尝试。

而让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波信心倍增的还有一个微信群。群里,除了约300家企业负责人,还有成都市级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等。“我将民营企业发展的想法发到成都政企交流微信群,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市国资委领导的对接电话。”邓波将之称为“毫秒级回应”。

“秒回”背后,是成都全覆盖网格化服务的格局。除了1个政企微信群,还有“进解优促”部门联络群和区(市)县联络群各1个,以及N个线上线下应答渠道。截至目前,“1+2+N”专班服务全矩阵有155名“服务员”在线“应答”。

齐心协力 迈步未来

共同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2月19日,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成都高新区签约落地了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的两大配套项目,总投资8.78亿元。

1个月前,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作为“特邀代表”参会的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说,“我希望成都能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话语里,有建议、有愿景,也有信心。

秦向东的底气从何而来?

时间再往前推,9月25日,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全面封顶,生产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了183天。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之所以能快速推进,得益于成都的贴心服务,“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由10多人组成的‘服务专班’就‘一对一’提供全方位服务,遇到问题随时现场解决。”

政企携手、齐心共进,让未来之路充满信心。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认为,“进解优促”启动了成都所有的经济主体,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增强了,营商环境、城市生态由此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这是信心的来源。

12月16日,微网优联Wi-Fi智能终端产业园正式启用。产业园核心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1亿台,占全球网络通信终端1/4产能。

同一天,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的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其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均在成都本地制造,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

都江堰市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招引落地近30家企业,已经实现“满园”。在明年一季度,预计90%的企业将陆续入驻、开始运营。

联东U谷·成都高新电子产业园里,已落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高能级企业30余家,一期项目整体去化率已达70%,二期预计将于明年年中投用。

站在2024年的尾巴看来年,满是希望在升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本报视觉视频中心供图

--> 2024-12-31 吴喆 1 1 成都日报 c143220.html 1 进解优促 企业诉求“必回”“秒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