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都有月亮,有倒映在西湖水中的月亮,有照耀着法国卢浮宫的月亮,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乡下泥土坑里的月亮。
城市的喧嚣、沉闷的空气让我的心不能安宁,于是我来到乡下寻找宁静。找了一天,思来想去也找不到所谓的“宁静”。我蹲在泥土地上静静地找,蹲着蹲着,看着看着,宁静就来了——它化为了月亮的倒影荡漾在坑洼的水中。这水中的月亮,是思想的交织,我看着倒影想起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在坑洼中的月亮永远是他的童年。而在我的眼里,坑洼中的月亮便是宁静的化身。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无暇顾及月亮;在乡下,小路边、石桥上,抬头瞧去便是皎洁的月亮。月亮缓缓升起与清风流水应和着,被天空中的青烟缭绕着,青烟就像仙女的丝带,月亮仿佛仙女一般在黑夜中带来无穷的光明与宁静。
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蕴含着人们的各种思绪。人们惆怅、欢喜、思念时,会把月写进诗篇。在月的照耀下,风变得轻悄悄的,草也变得软绵绵的。闭上眼,地上的小月亮与天上的大月亮交相辉映,我的心得到宁静,身体感到放松,可能月真的能让人变得宁静吧。
朋友们,你们找到月了吗?傍晚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起清脆的歌喉,风平静了许多。慢慢地,慢慢地,月就来了。
………………………………………
指导教师:肖巧林
短评:用词巧妙而富有诗意,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