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1月09日

谢天谢地 这种美好一直持续着

始于1996年的成都新年音乐会是成都市辞旧迎新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之一,也是近年来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标志性文化盛典之一。 今年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琳执棒,成都交响乐团演奏。

近期,多台新年音乐会在全国密集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4年12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期间,全国音乐会超过500场。辞旧迎新之际,人们纷纷赶赴音乐厅,用欣赏音乐的方式来一场仪式感满满的跨年。

从198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这一通过管弦交响乐演奏迎接新年的形式被国人广泛知晓已有近四十载,在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新年音乐会逐渐从舶来品变为了中国人的“新年俗”,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为什么要在一年一度的新年到来之际听一场新年音乐会?对于这个问题,可能100个人会有100个不同的回答。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听一场或几场新年音乐会,在优美的旋律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一部分。音乐评论家王纪宴认为,在这一现象背后,是一系列的印证和实现。它印证了高雅音乐在今日中国焕发出的巨大生命力;也印证了普通人对于更具艺术含量的高雅艺术的需求,就如德国作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观点,即“振奋性的美是一种需要”;同时,音乐会听众的增加和趋向成熟也有力地印证了富有责任感的大量表演艺术中心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带来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不同民族共同珍视的节日情怀

王纪宴认为,古典音乐的雅致与壮丽,严肃与丰厚,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而新年音乐会则在节日氛围浓郁的特殊时节,将其中更亲切、轻松的一面展现给热爱音乐的人们。

在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新年音乐会当数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在人们熟悉的“金色大厅”演出的新年音乐会,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英国乐评家理查德·奥斯本将维也纳爱乐乐团所代表的音乐传统与全世界的和平联系起来,他说,假如我们周围不再有人照布鲁克纳交响曲诞生之初的方式演奏它们,不再年复一年地在新年音乐会上向全世界问候“新年快乐”,不在听众的掌声中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那才是悲剧。“谢天谢地!这种美好一直持续着。”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让中国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这种美好。作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每年“必追”的音乐盛事,王纪宴认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传统的守望之外,创新也始终存在,而且每年都力图以新曲目、新形式赋予这历史悠久的迎新形式以新面貌。2025年的音乐会由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第七次执棒,除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对音乐的卓越理解和充满激情的指挥风格外,他一个引人注目之举是将听众不熟知的新颖作品纳入曲目,今年有史以来第一次演奏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奥地利女作曲家康斯坦兹·盖格尔的《费迪南德圆舞曲》。今年恰好是小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除了代表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外,音乐会还演奏了他的8首作品:《破坏者法兰西波尔卡》《太湖圆舞曲》、轻歌剧《吉普赛男爵》序曲等。

国外乐团来到我国演出新年音乐会,也成为一道独特景观,今年吸引了各大海外名家、名团铆足劲展示实力,比如伦敦爱乐乐团、英国国家交响乐团、日本IlluminArt爱乐乐团、皇家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意大利爱乐乐团等。曾荣获格莱美奖的伦敦爱乐乐团,以对古典乐的创新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赏性而知名。乐团曾为电影《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以及“现象级”网络游戏《原神》等影视与游戏作品录制原声。“吸引听众的不仅是这些交响劲旅的精湛演奏,更有在音乐中蕴含的为不同民族所共同感悟和珍视的节日情怀。”王纪宴表示。

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平台

随着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来华演出的西方乐团新年音乐会上,中国乐曲频频响起。

成都城市音乐厅2025新年音乐会现场,来自高加索山脉下的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奏响磅礴乐章。乐团此次来华巡演由亚美尼亚大使馆官方推荐,并入选为2024中国新疆丝绸之路音乐季闭幕音乐会。在乐团首席指挥谢尔盖·辛巴特扬的带领下,乐团不但为蓉城乐迷带来了哈恰图良、格里格、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传世作品,还有中国传统名曲《春节序曲》《茉莉花》等。

对于中国乐团来说,新年音乐会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平台。在四川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上,展现川人生活哲学与热情的《四川麻辣火锅》狂想曲就令人耳目一新,乐团指挥洪毅全在创作时,围绕明朗爽快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旋律动机展开,用热辣滚烫的音乐语言,将以食会友的热闹场景、人间烟火的幸福时光生动再现,是一首对热气腾腾、寻常生活的赞歌。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交响乐团的跨年音乐会上,则带来了两首西洋管弦乐演绎的中国民歌艺术经典:颇具江南丝竹风格的《紫竹调》(鲍元恺作曲),细腻委婉的民歌《茉莉花》(李文平改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伎乐国风乐团戏剧国风音乐会《唐·宫乐宴》和《天姿国乐·国潮迎新》跨年音乐会,作为不断跨界创新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代表性IP,两台音乐会以国潮迎新,相映生辉。

文化惠民

让更多人走进艺术殿堂

青年指挥、音乐评论家张听雨表示,随着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普及,观众对音乐会期待越来越高,观众对新年音乐会的选择不再一味盲从,而是从自身品位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院团。不仅仅是将新年音乐会作为烘托气氛的一种方式,而是慎重地将其作为一次审美体验。

深圳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作家刘元举对此深有感触。近些年来,他欣赏到许许多多的现场演出,“我不止一次聆听过国际知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现场音乐会,在无锡新年音乐会上,我得以再度听到他演奏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我发现,更多的时候他在闭目演奏,那是深深的投入,我也闭目倾听,沉浸其中。待一曲完结,睁开眼睛时,却见他的头发如飘落一层白霜。喔,50多岁的演奏家,恍若一曲就拉白了头。做音乐的人需要一份迷醉,倾听音乐的人,同样需要这种迷醉。以迷醉对待迷醉,便会进入佳境。”

张听雨认为,新年音乐会火爆的背后,还离不开全国各地日益增加的文艺演出场馆对高质量演出的召唤,公益惠民演出等各地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加持之功。“这既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具象表现,也回应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强盛发展。”

在成都,2025“乐动蓉城”新年音乐会在成都民族乐团的精湛演绎下刚刚落下帷幕,“乐动蓉城”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暨第三届社区艺术季活动,又于上个月28日开启,系列活动将持续到今年6月,除了开展超过30场精彩、多元的文艺展演外,还将携手区(市)县共同打造首批7个“乐动蓉城”文艺工作室,全面盘活当地文艺资源和人才。

“音乐带给人们的甜美、陶醉和鼓舞,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与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时存在的是它的社会价值。”王纪宴认为,正如我们的先辈所洞悉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2025-01-09 陈蕙茹 1 1 成都日报 c143643.html 1 谢天谢地 这种美好一直持续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