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宽洪大量”“点石成金”已经成为成渝共同打造的特色文旅IP……发布会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提到这两个“成渝CP”。川渝携手推出“宽洪大量”“点石成金”等文旅CP,两地互访游客每年超过1亿人次,带动全国超10亿人次来川渝畅玩。两地共组CP的背后,是成渝双核5年来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
交通便捷
“双城”间火车日均客流7万人次
每天,成渝之间人员往来超过100万人次,每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最快约一个小时到达。
陈亚军表示,“双圈”方面,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同城化水平不断提高,“双城”间火车日均客流达到7万人次,连接“双圈”的渝西地区与川中四市合作不断加强。“两翼”方面,从北翼看,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稳步推进;从南翼看,川南、渝西探索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
李文清介绍,川渝两省市聚焦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完成成渝客专提质改造,推动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实现成渝最快1小时通达、成渝至内江等节点城市半小时通达,成渝之间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
此外,以重庆为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以成都、重庆为始发地的中欧班列(成渝)运营线路51条,累计开行超3.6万列。
便民利民
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成渝地区拥有一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目前,两省市正共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147个,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293个,推动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仅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也提高了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
此外,在户口迁移、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等领域,也推出若干便民利民举措,取得了一些可感可及的成效。双方将持续深化便捷生活行动,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通过拓展深化协同发展教育、打造健康共同体、营造就业创业环境等务实举措,打造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双城经济圈。
绿色发展
成都全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绿色发展,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底色。发布会上,不少记者关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曹俊杰介绍,2020年以来,成都全力推动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建设。在成都,1556座城市公园星罗棋布,9200公里天府绿道串联成网,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成为“城市绿心”,市民“推窗见雪山”年均超过60天。
不仅宜居,成都还更宜业。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4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聚集成势,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0万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12个,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全球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成都造”。
以绿色发展,更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成渝‘氢走廊’目前已经有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运营。”陈新武介绍,在绿色发展协同转型方面,两地实施“双碳”联合行动,共建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共建“无废城市”,目前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9000万吨。下一步,川渝将共同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开发,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制图 江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