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10日,成都市锦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协第八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相继召开。锦江区进入两会时间,会场上气氛热烈、激情满怀。
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锦江区上下同心、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取得的扎实成绩;部署2025年全区重点工作,规划出一张科学高效、满载希冀的“施工图”。
新的一年,锦江区将深入落实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聚焦成都市“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紧紧围绕“品位锦江·幸福城区”总体目标,重点聚焦“八个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激发投资动力、挖掘消费潜力、释放市场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更多锦江力量。
【答卷·2024年】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增速5.6%左右;在2024年赛迪百强区中位列全国第60位,较2023年前进3位、连续四年排名进位……一组实打实的数据折射出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活力与韧性。
回首过去的一年,锦江区奋进足音铿锵——
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锦江经开区高位谋划推进,落地全国首个鸿蒙生态产业园、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西部首个智能网联研究院,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全省首个边缘智能实验室,打造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春熙路时尚活力区保持领先态势,新引进各类首店230家,商圈品牌聚集度、旗舰店数量稳居西部地区首位。
改革开放合作全面深化。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依托“锦彩企成”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建成全省首个离境退税特色街区和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统筹推进与重庆市渝中区等地合作走深走实,与重庆市渝中区打造“宜商锦渝”营商环境品牌、连续3年发布“成渝双城核心商圈指数”。
幸福美好生活可感可及。优化升级“锦江就业超市”服务体系,获评“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深化“智慧锦江+微网实格”线上线下联动治理,“福顺里”老旧小区改造获评“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枫树社区完整社区建设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2024年,活力无限的锦江区,“稳”的基础有效延续、“进”的力量持续积聚、“好”的因素逐步积累,锦江区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向前。
【展望·2025年】
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也要为“十五五”规划蓄势。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拼经济搞建设
推动发展高质量
新的一年,集中精力抓经济、拼经济仍将是锦江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工作越是千头万绪,越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锦江区将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锦江区明确,从园区发力,以抓实产业载体、产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手段为园区铸特色、给园区创未来。
用园区拼经济要有务实之举。锦江区提出,以两大园区为主阵地抓好载体建设,其中,建强锦江经开区,加快布局建设“一园四片”;提质春熙路时尚活力区,加快形成春熙路商圈“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发展格局。聚焦抓实产业特色,将实施数字经济培育、现代服务业培育、工业智造培育三大工程。聚焦园区里的五级企业,推动千亿级本土龙头企业稳增长,引导百亿级结算总部企业拓业务,支持十亿级效益科研机构多转化,助力亿元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能级,激励千万级高成长创业企业快壮大,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拼经济就要抓项目。2025年,锦江区将定期调度推进28个重大攻坚项目,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力争全年招引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23个以上,全年策划包装项目80个、总投资380亿元以上。同时,通过做好供需对接服务、打造公共技术平台、引育高端领军人才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锦江区还将从抓实线上消费、限上企业、业态升级、环境优化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
强改革促开放
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项目的招引、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活力的涌现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换句话说,良好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锦江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围绕民营经济。促进公平准入,小额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依法公正保护,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府院联动”加强涉企纠纷调诉衔接,强化不正当竞争行为查处力度;提供平等服务,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万千百十一”工程,确保“免申即享”“易申快享”政策兑付率100%。
聚焦国企改革。鼓励锦江发展集团和兴锦建投、兴锦商投、兴锦产投围绕自身特色定位,巩固提升地产、物业、运营等主业收益,确保区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以上。
立足对外开放。深化“两场两港一圈”合作,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锦江协同改革先行区。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力争新增外贸企业10家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速5%以上。提升外资利用水平,招引外资企业130家以上。
放眼跨域协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锦渝”“锦炉”“锦中”“锦都”合作。
惠民生优服务
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升级。更好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有质量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更”,既是百姓的期许,也是锦江区2025年民生工作的重要聚焦点。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民生热点,明确了今年民生工作的着力点:
做好兜底保障,增强安全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升级“锦江就业超市”功能,实现新增就业2.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7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
完善公共服务,增添获得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7000个以上,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空调安装全覆盖。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开诊运营、区疾控中心主体竣工。提质“一老一小”服务,新建普惠托育机构3家、普惠托位200个以上。
厚植生态底色,增加幸福感。持续巩固“三大战役”成效,推进“新三大战役”攻坚,持续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加强文化建设,增进认同感。加快启动琉璃厂窑遗址公园建设,加快打造东南里研学片区和华兴坊、省川剧院特色街区。加快实施“一廊五线九景一地”文旅产业规划,落地星桥光影中心等15个重点项目。持续开展“锦江之夜”等各类文化活动140场以上。
锦江区还将坚持智慧治理模式,抓实城市管理,以城市管理“微变化”,实现民生服务“新提升”。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新的一年,奋进的锦江必定乘势而上,拼出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
粟新林/文 锦江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