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
冬天是让很多人感到煎熬的季节。寒风刺骨,天地冰冻,让人不得不窝在家中。
这些年来,不知不觉间,海南岛成了北方人的“避寒胜地”,它如同上天赐予的天然温室,让人越过寒冬,感受椰风海韵中暖阳的抚慰。现在,这里东北人很多,来窝冬的成都人也很多。
今日读城:海口
我登上海南岛时正遇上2024年第20号台风“潭美”。
准确说,我是从天而降在这个海岛上。
从成都出发时,身上尚穿有毛衣,机舱里开着暖气。出了海口机场,坐上专线大巴,忽听一女士对驾驶员说:“冷气可以开小点吗?”我猛然意识到:这里已经是海口啦!
期盼中的椰风海韵、阳光沙滩暂时没有呈现。虽然下机就感受到温度高过成都10多摄氏度,但同时也体会到了“风”和“雨”。
海南省气象局在2024年10月26日8时50分发布台风四级预警:2024年第20号台风“潭美”已经生成,因受“潭美”影响,海南环岛高铁、海口市域列车全线停运;海南进出岛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做了动态调整,部分旅客列车停运;海口新海港、秀英港和铁路南港于当日14时起停运。
“潭美”在菲律宾东侧洋面生成后,一路西行,在进入南海、靠近海南岛时加强,10月27日在越南沿海登陆,之后减弱为热带低压,28日14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台风停编是指台风能量不足、衰减为热带低压(中心最大平均风力小于8级)或进入高纬度变性为温带气旋的状态。
“潭美”对海南岛来说原本是一个“路人”,却给海口和整个海南岛带来了连续5天的10余年来最强降雨。
海口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这样解释:一是“潭美”残余低涡稳定少动、影响时间长,导致累计雨量严重“超标”;二是“潭美”残留低涡东北方有偏东风持续水汽输送,叠加北部冷空气共同影响,导致海南岛上空不断触发对流;三是海南岛中部多山地,地形抬升作用,加重山前地区降雨强度。
我订机票、酒店时,发现机票折扣、酒店折扣很亲民,暗暗庆幸,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会有什么情况;降临海口,立刻感受到了“潭美”的威力。下了出租车,至酒店大堂不过20余米,头发全淋湿;酒店的被子、床单湿润润的,一查,湿度91%;虽是四星级酒店,夜晚落地窗仍被吹得“咣当咣当”响,拉上两层厚重的窗帘也消不了音。担心玻璃掉下去伤人,给大堂经理打电话,大堂经理温文尔雅地回答:“您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我确定玻璃不会散落,这是经过测试和检验的……”
●风雨之后见彩虹 台风过后见椰子
户外日程也受了“潭美”影响。前三天,我基本待在酒店大堂一侧“24小时新华书店”,或者打着伞走几分钟到解放西路的新华书店,第四天才正式开展户外活动。
以往每次去海口,我都不带水杯,口渴了,随时在路边买一个椰子,摊主动作麻利,用刀开一个孔,插上吸管就饮,淡淡的甜,淡淡的香……每天至少“喝”掉四五个椰子。椰子往年是七八元一个,这次是十二元一个,问其原因,卖椰子的小姑娘说:“潭美”来了后,文昌东郊椰林的椰树被齐齐吹断,有的椰树被连根拔起。好像在配合小姑娘的话,我手中的伞被风吹得翻转过来。
但是,不得不说,“潭美”下的海口人是那么淡定,不惊不诧,出门顶多带把伞,多穿一件衣服。要是不出市区,连伞都可以省掉,因为有骑楼可以避雨。
“潭美”渐渐远去,但有一些房屋在漏水,有些片区水、电、气暂时还未恢复。人们走出家门,发现路上的树很多被连根拔起,一些店铺的广告牌被吹飞,有的电线杆倒下,仿佛经历了一场历险。
然而,街坊邻居见面的第一句话却是:“今天捡了多少呀?”
这个“捡”指的是到户外“捡椰子”“捡海鱼”。社交平台上不时有这样的照片:脖子上挂着椰子的汉子、推着空婴儿车弯腰捡椰子的女士、骑着摩托车后座上架着框拾椰子的年轻人、海滩上挎着篮子捡生蚝扇贝的人们的笑脸……有一张照片最有意思:一幢高楼的一个阳台,靠近房间的一侧有一堵墙,三面栏杆都吹坏了,一位女士坐在椅子上,旁边地上摆着一杯茶,其表情可以用从容不迫、处乱不惊来表述。那画风,简直就是“潭美”过后的“小确幸”!
看见一些当地老人踱着方步,来到刚刚开门的“老爸茶”店,喝杯老爸茶、吃些甜点或粉面压惊;或者悠然地坐在家门口残存的树荫下,品味那份失而复得的宁静。
社交平台浪花四溅,评论区留言令人忍俊不禁——
“风雨之后见彩虹,‘潭美’过后见椰子。”“平常椰子树高耸入云,想要摘一个椰子费好大劲,多亏‘潭美’亲自把椰子送到地上,免去了攀爬的不便。”“这是‘潭美’调皮之后给海口人味蕾的补偿!”“海口人的从容与淡定,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哲学——生活本就是一场风雨交加的旅程,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风雨中微笑!”“面对大自然的馈赠啊,不接受不礼貌啊!”海口人特有的松弛感、从容平和的态度、豁达幽默的作风,令人叹为观止。
我在酒店自助餐区,碰见一位四川老乡,此行来海大探望读大二的女儿,和“潭美”不期而遇。父亲惊魂未定,女儿和同学们却欢欢喜喜地发朋友圈,交流“捡椰子”“捡生蚝”的体会,完全是一派海口人的画风。女儿晒诗:“学会了在不确定中/寻找稳定/对‘潭美’的态度/更像是一种/与自然共存/生活的本质/并非一味追求安稳/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自我平衡……”
也有专家在电视节目中提醒市民,台风后遗留的椰子因未完全成熟,口感不佳,且拾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道路受损等安全问题;海滩上的生蚝、扇贝存在变质和被污染的风险,不宜轻易食用。
海口交通很快恢复了常态。街头的墨绿色报刊亭又有了人气,夜市沸腾到午夜两点。我散步到南渡江上灯光璀璨的琼州大桥,看见几名“海钓”者,长长的钓竿支出去,鱼线垂向江面,这桥可有28米高呢。
●齐齐哈尔司机 谈论“大自然的馈赠”
打网约车去南渡江入海口,计划看看江水入海处的“泾渭分明”。
网约车驾驶员老齐50多岁,一头板寸,一口东北口音。他是十几年前南飞的齐齐哈尔“候鸟”,但现在已经是正经的海口人了。老齐说:“您感受到的‘潭美’和您说的‘泾渭分明’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他吐出“馈赠”这个词时发音很重,使我不由得感受到他的那份浪漫情怀。“您不妨去东寨港看一下另一种大自然的馈赠——红树林。在同一个方向。”
在南渡江入海口下了车。空气中飘荡着海洋的气息。如果说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那么南渡江就是海南岛的母亲河。南渡江发源于五指山脉、黎母山脉,向北,穿越海口市,最后直通出海口琼州海峡。视线右侧的南渡江水是浑浊的土黄色,视线移向左侧,蔚蓝色的海水荡漾着,明晃晃,波光粼粼。两种颜色交汇得非常自然、和谐。
老齐没有离开,而是蹲在一棵椰子树下抽烟。他刚才似乎提了一嘴“东寨港”,让我想起了少时看过的谍战片《东港谍影》,便又和他攀谈起来,结果他来了一句——“您说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达式常主演的吧?我小学时看过……”
去东寨港的路上,两侧的田野里,艳阳之下的黎族妇女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田里插秧(秋水稻),或者种植胡萝卜、芥蓝,收获地瓜、辣椒。
一路上老齐都在给我聊红树林:“中国红树林看海南,海南红树林看东寨港!五年前我第一次拉客人到东寨港红树林,立马就被震撼到了……之后我拉过的外省客人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经我介绍去了红树林……”老齐一脸的成就感。
查了一下这片红树林的资料,原来就是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口以东约30公里,是1986年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红树林类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国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被誉为“海口之肾”。1992年这里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沧海桑田红树林 落霞与孤鹜齐飞
东寨港海湾形状似漏斗,海岸线曲折,潟湖滩面缓平,微呈阶梯状,有许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沟分布其间。东有演州河,南有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演丰西河,4条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水量汇入东寨港,然后流入琼州海峡。河水挟带的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宽阔的滩涂沼泽。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在海滩漂泊、扎根、发育,蔚然成林。
站在东寨港海湾西侧,面向东方瞭望,海湾那边是宋庆龄的祖籍地文昌,因拥有50万株椰树而知名的“东郊椰林”就在那儿。海湾中有几个小岛,渔民驾着小舟来往穿梭,捕捞鱼蟹。据史料记载,4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派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因一次地震而形成了今天的东寨港。真是沧海桑田啊!
据了解,那次地震陆陷成海带来大量淤泥,加之海淡水交汇,鱼虾蟹贝极为丰盛,泥滩沼泽之外的良田稻产厚足,令这一带变身为宝贵的鱼米之乡。这段绵延28公里的海岸线,也成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之一。
这里有红树林植物20科36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瓶花木、玉蕊、杨叶肖槿和银叶树11种为中国红树林珍稀濒危植物。在红树林里栖息的鸟类有229种,含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
在东寨港海上栈道漫步,水鸟翔集,游鱼穿梭,还可以碰到山猪、水獭、狐狸等一闪而过。海上栈道蜿蜒曲折,穿梭于红树林之间,漫步其上,可以聆听海风与树叶的低语,感受海上森林的静谧与和谐。
登上33米高的海镜·月之塔,海洋碧波尽收眼底,野菠萝岛郁郁葱葱。金色的阳光在海面上摇曳生姿,与红树林的剪影交相辉映,成群的白鹭在高空盘旋翱翔,完全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浪漫画卷。
码头有皮划艇,我选择了轻松的观光船。观光船可以坐十几人。游人欢声笑语,对着红树林拍照,完全看不出来刚经历过“潭美”台风的打扰。
船儿轻轻划进红树林曲折的“走廊”,鸟儿扑着翅膀飞向红树林的深处。但见周围是奇特的翠绿树冠,中间是一长条迂回曲折的林间水道,涌动的海潮推着船儿悠然荡漾。红树林弯曲得很有意味,有如婆娑的舞姿,也似一道绿色长城,出没在海水之中:涨潮时,海滩被海水淹没,树干浸泡在水中,茂密的树冠浮在海面上;退潮后,泥泞的树干露出海面,盘根错节,又像一片原始森林。
打卡海口红树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海风的轻拂,领略着自然生态的奇妙,我想起老齐的话,的确,红树林真的是大自然的馈赠!
当然,淡定从容的海口人和这样美好的大自然馈赠可谓相得益彰。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石维明提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