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1月12日

川渝审执“同城效应”显现:

五年两地法院完成跨域立案等4.2万件次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晨迪)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之际,为更好推动成渝两地法院司法护航区域发展,1月10日,四川高院、重庆高院联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分别发布了川渝两地法院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2024年度白皮书。

据悉,这是四川高院第一部全面梳理两地司法协作的白皮书,客观呈现了两地法院在改革创新、诉讼服务、统一民商事案件裁判尺度、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构建执行一体化联动大格局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勾勒出两地法院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全景图”。

据统计,5年来,两地法院累计完成跨域立案、代为送达、委托执行等4.2万件次,审执工作“同城效应”显现。

目前,以最高人民法院五巡成都审判点、成渝金融法院为连接和切口,四川全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中央法务区,“一点六院八庭”司法资源格局落子成势,引聚泛法务机构近400家。天府中央法务区内率先设立全国首个“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研究中心”,率先筹建全国首个“技术调查官流动站”,不断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改革前沿阵地。着力构建跨域诉讼服务“连心桥”。四川212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3588个诉讼服务站点均设置跨域诉讼服务岗,实现跨域事项“就近能办、异地通办”。两地着力实现民商事案件裁判标准“同城化”。以建工、金融、民生等领域深度协同,带动两地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两地高院连续5年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川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与典型案例。联合出台KTV经营者侵权案件法官会纪要,被写入《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此外,着力打造巴山蜀水生态保护“全链条”,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协作、“纽扣法庭”结对共治等方式,不断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本底。两地高院连续三年联合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展示川渝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成效。川渝“两地五方”法院共建“伴山法庭”绿色发展法治联盟,将纽扣法庭工作机制拓展到川渝司法协作领域。着力构建川渝执行联动“大格局”,推行跨区域协作、警务协作等模式,实现两地法院执行办案提质增效。

--> 2025-01-12 晨迪 川渝审执“同城效应”显现: 1 1 成都日报 c143740.html 1 五年两地法院完成跨域立案等4.2万件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