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1月24日

寒假如何过更充实?

本报寒假“特”别课堂为你支招

翘首以盼的寒假已至,如何让假期既快乐充实又有意义呢?我们邀请了不同学段的名校特级教师,针对学习提升、休息调节、亲子互动、习惯养成等方面准备了一份“假期指南”,希望《成都日报》寒假“特”别课堂能帮助大家过一个温暖充实的寒假!

放松休息的同时不要把学习完全“放下”

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锦江区特级教师、盐道街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舒意老师认为,寒假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我建议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对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与复习,查漏补缺,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提前预习下学期的新知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石。寒假期间,请同学们不要忘记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与合理的饮食,为新学期的学习储备充足的能量。”吴舒意表示,寒假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她也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汲取力量、拓宽视野,并写下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让思考成为阅读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滋养心灵的甘露。

寒假是一个良好习惯

养成的最佳“空档期”

“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试验,指的是‘21天效应’能让习惯成为自然反应,90天的重复会成为稳定的习惯。”四川省正高级教师、成都树德中学竞赛英才班班主任黄静认为,寒假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空档期”。

“需要提醒同学们,并不是‘坚持了21天’就能一劳永逸。”黄静老师谈到,习惯养成的周期大约为21天,但凡事没有绝对,主观意识有决定性作用,能否养成好习惯,还得看是不是能坚持下来、是不是有自律意识。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不仅用于治国、安民,同样也适于普通人的工作和学习。”黄静老师希望同学们利用寒假学着节奏放缓、身心调整,树立张弛有度的观念。

抓住亲子互动的关键时间

进行“有效陪伴”

“寒假正是亲子互动的好时机。不同于上学期间的交流互动,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间主动计划,进行一些‘有效陪伴’,与孩子增进了解。”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天府新区香山中学英语教师周淑英对如何进行“有效陪伴”支了招。

“在孩子制定计划时,家长可以给出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后面也要鼓励孩子坚持执行计划。同时与孩子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如做一次公益志愿者、烹饪一道菜或组织一次家庭活动等。”周淑英老师说。

“有效的陪伴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基础。”周淑英老师认为,寒假期间,家长应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互动形式多样,可以是一起阅读、一起玩游戏、一起看电影等,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 2025-01-24 寒假如何过更充实? 1 1 成都日报 c144267.html 1 本报寒假“特”别课堂为你支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