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04日

为传统注入活力 要有敬畏之心

戏曲舞台剧目数字化创作的代表作品——国家大剧院出品,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排演的京剧《白蛇传》,一场爱情的千古穿越。

一座大型剧院满座不过两千余人,而一段百万播放量的戏曲视频,通过数字网络辐射的人数相当于500座大型剧院的观众体量。数字时代,传统戏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戏曲人,国家一级演员、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单雯明显地感受到,当戏曲与数字科技相互融合,戏曲观众数量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的普及使戏曲得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借助网络直播、视频分享平台等媒介,轻松跨越千山万水,触达海内外观众。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戏曲的传播范围,还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从而显著扩大了戏曲的影响力。”

单雯说,“网络平台让许多未曾接触过戏曲的年轻人赞叹传统艺术之美,而资深戏迷则能在此深入品味戏曲的唱腔与表演艺术。无论观众的兴趣点在哪里,戏曲艺术能够突破界限,深入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生活,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起点。”

在网络中,无论是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直面观众对于表演的反馈,有些是赞赏,而有的却是批评。在单雯看来,这些反馈虽严苛,却对创作十分宝贵。“大数据通过弹幕等形式,能够实时捕捉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了解他们对剧情发展、角色塑造、音乐唱腔等方面的即时评价。”

单雯还说,以往,在剧场中观剧时,即使观众不喜欢表演,出于剧场礼仪和朋友情谊的考虑,他们往往不好意思中途离场,剧终后仍会热烈鼓掌。因此,演员在剧场得到的反馈很大程度上经过了美化。“某种程度上而言,大数据的统计结果不留一点儿情面,但正因如此,我们的创作可以收获更加真实的反馈。同时,大数据还能直观地呈现出他们的喜好与期待,这有助于戏曲创作者和表演者更加准确把握观众的兴趣和市场动向,从而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作品。”

另外,VR、AR、AI等数字技术还催生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舞台艺术的新型戏曲艺术形态。“比如在我演出的昆曲《1699·桃花扇》中,高科技的舞美灯光设计已能营造出水波荡漾的视觉效果,生动再现了秦淮河畔波光粼粼的景象。”单雯说,“另外,数字技术还能帮助我们重塑戏曲人物形象、修复经典戏曲剧目等。”

单雯表示,数字科技为戏曲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助力,戏曲人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观众带来戏曲的“焕新”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戏曲人”应坚定不移地守护艺术的纯粹与根本。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扎实掌握四功五法、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是立足之本。另外,对于舞台美术及其他创作者来说,在利用科技手段为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敬畏之心,不轻易改变戏曲表演固有的程式化与写意精髓。唯有如此,才是吸引观众真正热爱戏曲的‘王道’。”单雯表示。

--> 2025-02-04 1 1 成都日报 c144570.html 1 为传统注入活力 要有敬畏之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