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05日

从春节舞龙民俗看天府文化传承

□谭平

龙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图腾,因此,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舞龙,又叫龙舞,四川民间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等,在中国至少有2000年历史。它集体育、艺术、族群交融、民俗、城乡狂欢于一体,2006年5月20日,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为传统舞蹈;截至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龙舞43项。2024年12月4日,龙舞作为我国春节的一部分,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方舞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

成都在远古时期是海洋,接着是沼泽地,并不适合人类繁衍、发展,是以大禹、鳖灵、李冰为代表的无数伟大先贤,殚精竭虑、栉风沐雨,接续创造人类古代水利史上的奇迹,成都平原才成为举世公认的“天府之国”,孕育出以成都平原的都市文明为主、农耕文明为辅的天府文化和以农耕文明为主、游牧文明为辅、都市文明为引领的巴蜀文化。据《山海经》记载,黄帝战蚩尤,“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乃陆战之主力;大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成江,帮助疏通河道,居功至伟。为何在蜀地说龙要谈到黄帝呢?《史记》《华阳国志》《荀子》等典籍记载,蜀地早期酋邦,多与黄帝族联姻,并得到黄帝元妃、发明了养蚕的嫘祖的亲切教导,留下人类丝绸文明最早的薪火。

不管从族群的瓜瓞绵延,还是人文、科技的滥觞奔涌,古蜀文明除了“五祖”的贡献,更有高度敬畏、虔诚祭祀龙的华夏基因的强力加持,比如,黄帝最终是乘龙登天而去的。迄今为止,历代祭祀黄陵,必有代表这个传说的盛大场景。秦汉时期,以“染秦化”和文翁化蜀为标志,华夏轴心龙文化与蜀地特色的龙崇拜交融,形成既有中华共性,又有天府个性的成都地区表达对龙的敬畏和希望借助其神力实现人丁兴旺、子孙繁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望的丰富民俗和民间艺术。明清时期,除了少量原住民以外,全国18个省普通民众与龙崇拜有关的民俗,汇聚到成都平原,并互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成都地区以“舞龙”为最典型标志的民俗景观。近代以来,经历众多社会变迁的洗礼,它与时俱进,依然活跃在成都人民春节期间城乡的“万千气象”中。

从活动所需的器物、技艺、程序的形制、风格、气韵、范型来讲,中国龙舞大致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龙舞的制作一般高大粗重,古朴刚劲;南方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色彩有黄、红、青、白、黑,但以黄色最尊。这与阴阳五行学说、黄帝的故事、对土地有高度依赖、眷念的民族性格等因素直接相关。成都地区的龙舞,以南方风韵为主。这因应了长江上游文明的基本气质和四川明末清初大移民运动中,南方移民居于多数的历史背景。

成都舞龙民俗的代表性观赏点

春节期间,观赏舞龙既能感受中华文化与天府文化的水乳交融,也能感受天府文化慎终追远、各美其美的超级包容,和《论语》中倡导的“贫而乐,富而好礼”,《孟子》向往的“与民同乐”社会理想,在成都的温暖传承。可以选择的观赏地点有三:双流黄龙溪镇、龙泉驿洛带镇、金堂五凤溪镇。

‌相传有黄龙出现,代表上天支持刘备接续汉室薪火,助力刘备称帝,同时又是南方丝绸之路节点的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在春节期间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火龙灯舞是一项备受瞩目的非遗表演,舞龙人在1500℃的火树银花中穿梭,场面震撼‌。与之珠联璧合的非遗打铁花也是另一大看点——勇士们将铁块在高温中融化,然后用特制工具击打铁水,铁花四溅,如星如雨,与舞龙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绚烂夺目的视觉盛宴‌。观看这样的表演,便能感受天府文化背景下,成都非遗传承者的勇敢、浪漫、激情和人民乐观豁达的性格及十分旺盛的生命活力。

以无与伦比的客家文化集中表达而闻名遐迩的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在舞龙的精彩、炫目上也不遑多让。这里有300年龙舞品牌“刘家龙”,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舞龙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烟花喷龙,前后追堵。烟花是财运的象征,烟花烧得越红,则吉财越旺。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因此,刘家龙舞也成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有粗犷华丽、摇曳摆动、气势磅礴的75米长龙的煌煌巨制;除了热血男儿的雄壮潇洒表演外,更有健美、灵动、质朴的青壮年妇女双龙对舞。在这里,我们既能强烈感受到客家文化中特殊的刚劲、坚韧、团结精神,客家妇女独有的勤劳、勇敢、质朴气质,还能领悟出成都这座特别尊重、关爱女性城市的来自客家族群的活水之源。

明清以来,金堂县五凤溪镇号称川西第一水陆码头,有着深厚的商贸文化和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底蕴,其舞龙活动特色满满。比如,最近火爆的《水龙吟》文旅项目就位于五凤镇,这是探索影视剧《水龙吟》IP与五凤溪古镇景区的融合创新产品。初衷旨在深挖五凤溪古镇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依托古镇山江风貌,复刻影视剧场景的华夏美学奇境,实现“影视+文旅”的双向奔赴,打造成都首个影游联动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总之,舞龙在成都已经成为天府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中外宾朋认识、了解这座伟大城市“万千气象”的一个独特视窗,是成都城乡人民幸福生活的一朵浪花。

(作者: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会长)

--> 2025-02-05 1 1 成都日报 c144611.html 1 从春节舞龙民俗看天府文化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