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12日

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汪长明

守正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做到包括“坚持守正创新”在内的“六个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指引与题中之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传承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前提或要求,就是坚持守望根脉与创新发展统一,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创新。

守正:不忘初心,才能坚定方向、行稳致远

一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浚通中华文化源头活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人文精神、处世哲学、道德规范等。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正本才能清源,固本才能培元。我们要以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的主动精神,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标识和“传统”基因,在传统文化源清流正中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源远流长。

二要“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守正才能不忘初心,才能坚定方向、行稳致远。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研究中国的实际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大支柱”之一,新起点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实践之“变”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不变”、继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的原则性方向与实践的创造性探索辩证统一。

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要“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图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要求,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两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能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图景提供强大的理论动力与实践指引,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今天,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一条基本经验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大力发展新时代中国的新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超越与现代转化。

二要“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无缝连接”与有机统一,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文化,让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蓬勃生机和强大力量,在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上不断光大传统文化丰富厚重的历史给养、泽被后世的时代价值、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广而言之,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要守历史之“正”,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时代之“新”,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文化。二要守中国之“正”,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世界之“新”,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赋能;三要守理论之“正”,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明观及其方法论;创实践之“新”,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中国化时代化。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高价值和根本立意所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真与实等多重辩证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研究部副部长)

--> 2025-02-12 1 1 成都日报 c144937.html 1 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