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16日

出示收款码 却被“隔空”盗刷

提醒:设置“一开一关”能避免损失

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了收款码之后,账户里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码,为何钱款却被盗刷了呢?

商家出示收款码几秒内被盗刷1400多元

2024年7月,从事手机销售工作的赵女士收到一条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请,对方称欲购买手机。双方敲定型号与价格后,对方提出通过支付宝转账付款。

在赵女士提供支付宝收款码后,对方却以种种借口称无法支付,提出要通过视频通话来进行付款。

赵女士称:“我们通过视频把收款二维码展示给他了,我就看到支付宝被刷了两笔金额。”

在赵女士展示收款码的短短几秒时间内,就被刷走了1400多元,待赵女士反应过来,对方早已将她拉黑,随后赵女士选择了报警。

民警开展侦办

破解“盗刷”过程

接警后,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很快发现赵女士被盗刷的钱款流入了广州市某便利店账户,民警通过对现有线索梳理分析,发现这是一起利用受害者缺少对“付款码”等支付信息的保护意识,进行“盗刷”的案件。

长沙市开福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石侃根据报警人提供的情况进行了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办案民警敏锐地发现,在打开支付宝“收款码”的时候,首先出来的是支付宝“付款码”。

民警发现这两笔资金也有特殊性,一笔是499元,一笔是999元,这两笔金额都在支付宝免密支付的额度之内。犯罪分子通过支付宝“付款码”和“收款码”切换的时间间隙,将受害人的“付款码”截取或者拍下来了。同时因为受害人打开了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犯罪嫌疑人利用“免密支付”将受害人的钱盗刷。

民警介绍,不少支付平台的收付款码都存在这样的设置问题,使用者在支付程序中打开收款页面之前往往要先经过付款页面,加之不少用户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不用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支付钱款,而这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隔空”盗刷付款码

7人团伙诈骗超百万

经过民警深入研判,一个以黄某为首、长期在湖南及广东等地流窜作案的专业盗刷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7人通过“隔空”盗刷付款码手段实施犯罪。

经过进一步审查,该团伙利用同样的作案手法,作案200余起,查实涉案资金100余万元。目前,黄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民警分析受害人被骗的原因:第一,受害人多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与伪装成顾客的嫌疑人交易时,有想要完成订单、为顾客提供便利的心理;第二,微信视频营造了“面对面”交易的假象,同时在视频中提出要求,让受害人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受害人来不及周全考虑;第三,支付宝打开收款码时,首先弹出的是付款码,且未设置隐私保护,二者切换存在时间间隙,加之受害人支付宝设置了免密支付。

警方提醒

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

民警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安全意识,要注意保护支付信息,不可随意展示给他人,可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关闭免密支付,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商家要提升法律意识,在遇到持有来源不明的付款码的可疑人员时,不可轻易扫码。一旦发生财产损失,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关闭免密支付

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进入后就可以关闭。

开启“付款码”隐私保护

打开支付宝,点击“收付款”—右上角“···”号—“付款码隐私保护”,进入后就能开启这个功能。

本组文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闻链接

当心手机NFC功能

成骗子“提款机”

你是否觉得手机NFC功能只是用来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但你可能不知道,骗子已经盯上了这个便捷功能,将它变成偷走你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

NFC是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应使用安全的应用程序和支付系统,避免随意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日前,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招商银行卡在抖音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名为“NFO-X”的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李先生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警方提醒

警惕“客服”来电: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慎用NFC功能: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拒绝屏幕共享: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 2025-02-16 提醒:设置“一开一关”能避免损失 1 1 成都日报 c145095.html 1 出示收款码 却被“隔空”盗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