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洲国家内部事务:
▶美国副总统万斯大谈“欧洲最大的威胁来自自身内部”,抨击欧洲对“政治表达”进行打压,指责欧洲背离了其基本价值观。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为了一己私利而干预本国的民主、选举和民意。
对结束俄乌冲突问题:
▶美特使基思·凯洛格最新说法,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是主权国家,“不可能接受”没有乌方参与的协议,欧洲伙伴作为一方也应该出现在谈判桌上。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强调,任何“背着我们”谈好的协议都行不通。
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成为全球媒体聚光灯下的热点话题。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与俄罗斯的接触,以及对欧洲国家内部事务的评论,让美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美欧关系面临多重挑战,欧洲将不得不进一步推进战略自主。
美方指责遭遇反弹
美副总统慕安会演讲 在欧洲引发争议
“美国民主都能挺过(有‘环保少女’之称的瑞典青年环保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十年来的批评,你们也能经受住(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几个月(的批评)。”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下午在慕安会开幕首日的演讲中以自以为幽默的口吻对欧洲盟友说出上面的话,现场随后陷入一片沉默。
万斯的这场演讲在欧洲引发争议。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本届慕安会开幕前夕先后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通话,各方格外关注美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的立场。然而,万斯在演讲中对此仅以“相信能在俄乌之间达成合理解决方案”一句带过,反而大谈“欧洲最大的威胁来自自身内部”。他用多个案例抨击欧洲对“政治表达”进行打压,指责欧洲背离了其基本价值观。有分析认为,此举有为欧洲各国极右翼政治势力站台之意。
万斯这番指责招致欧洲领导人强烈反弹。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为了一己私利而干预本国的民主、选举和民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说,万斯的演讲试图挑起与欧洲的争端。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指出,万斯脱离往常欧美安全战略精英在这种场合的讨论轨道,选择攻击、指责欧洲甚至给欧洲“上课”,把美欧之间的裂痕公开暴露出来。
乌克兰问题尽显分歧
美俄紧密合作 欧洲没份参与谈判?
当地时间15日晚,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两国同意保持定期接触。俄美两国元首12日通话并宣布将就结束俄乌冲突开展“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另据美特使最新说法,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
“欧洲没份参与乌克兰和谈”
1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双方同意保持定期接触并为俄美元首会晤做准备。此外,双方愿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局势等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
美俄双方表达愿就俄乌冲突问题展开合作之际,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15日表示,乌克兰问题谈判参加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欧洲方面立即对这一言论表达反对。
凯洛格当天在德国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被问及欧洲方面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的前景。他回答:“我属于现实主义学派。我认为那不会发生。”
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凯洛格当天还表示,美方不希望谈判成为“大组讨论”。不过,凯洛格试图安抚盟友,表示欧洲的利益会被纳入谈判考虑范围。
特朗普不能“背着我们”“强加和平”
主张“美国优先”的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围绕乌克兰问题等事项,美国与欧洲盟友的裂痕日趋明显和扩大。
美俄总统通话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3日表示,特朗普在与他通话前先与普京通话让人“不太开心”。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是主权国家,“不可能接受”没有乌方参与的协议,欧洲伙伴作为一方也应该出现在谈判桌上。
按照他的说法,应先举行乌克兰与美国的会晤,制定出“阻止俄罗斯”的方案后,再与俄方谈判才公平。
泽连斯基14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再次强调,一旦乌克兰与美国、欧洲就如何结束俄乌冲突达成一致,他就准备与俄罗斯进行直接会谈。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3日强调,任何“背着我们”谈好的协议都行不通。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13日表示,拒绝接受任何“强加的和平”,因为“这将危及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远超乌克兰问题范畴”。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及高官的表态暗示美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或已发生重大转变,并影响俄乌冲突走向。这恐将加深美国与欧洲盟友间的分歧。
国际观察:
美欧未来关系 挑战重重
创始于1963年的慕安会是西方主导的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作为美国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对话的平台常被称为“跨大西洋的家庭聚会”。然而,本届慕安会上美欧之间分歧凸显,令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遭遇“寒流”。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
特朗普有关吞并加拿大、购买格陵兰岛以及在关税贸易等问题上的言论引发欧洲对美国新政府不尊重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这成为本届慕安会上欧洲方面的最大焦虑之一。对于特朗普回归后的跨大西洋合作前景,欧洲也充满了不确定。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
欧洲在未来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陷入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美国不要减少对其投入,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美国干涉其内部事务,不断强调欧洲的未来由自己决定。未来美欧之间的政策协调会面临更多困难,欧洲在这种困境下或将被迫进一步推进其战略自主。
相关新闻:
俄总统新闻秘书:
在协商一致情况下特朗普可随时访俄
多家媒体15日援引美方官员的消息报道,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等高级官员定于未来数天内在沙特阿拉伯与俄方代表就乌克兰问题开始谈判,同时为普京与特朗普会面做准备。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表示,在俄美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随时访问俄罗斯。
据俄罗斯电视记者扎鲁宾16日在其社交账号公布的采访视频,佩斯科夫在接受扎鲁宾采访时说,俄总统普京与特朗普不久前通电话,释放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强烈信号。两人未来可能的会晤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特殊意义。
谈及俄方官员访问美国的前景,佩斯科夫强调,如果美方有意愿,针对俄官员的个人制裁可以迅速取消。他说,如果俄美双方能够保持定期对话,俄美两国元首会晤就不需要那么多准备工作。
文图据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