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21日,成都市赴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开展“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投资促进系列活动。这是继上个月,成都市抢抓成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机遇,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成都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后,成都市再启赴外招商的密集行程、频密动作。
本次活动按照“一核三翼、多元联动”总体思路,以上海为核心区域,杭州、苏州、合肥为支点,覆盖长三角地区,集中开展“1+4+N”系列投资促进活动,签约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系统构建“投资成都”城市品牌。
系列活动中,成都市开展企业拜访、精准对接、项目签约,围绕深化投资合作、新质生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能级、“蓉品出川出海”等主题,集中发布机会清单、投资政策等,进一步促进成都与长三角地区企业交流、产业互动,要素流通、互促互惠。
2025“投资成都”(长三角)投资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68个
投资总额488.3亿元
2月18日,“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2025“投资成都”(长三角)投资合作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签约苏州太阳井光伏电镀铜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68个,投资总额488.3亿元,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助推成都特色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赋能相关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成都市投资促进局作投资环境推介,面向到场的企业嘉宾,推介了成都这座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的投资机遇,重点介绍了成都投资环境、政策优势、产业发展等情况;紧扣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项目载体、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关键要素需求,发布了2025“投资成都”系列政策;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发布了投资机会清单。此外,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利好集中释放,成都持续增强“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要素在蓉聚集成势。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企业也将投资成都作为共同选择,将新技术、新业态等布局成都,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推介会现场,成都还搭设“成都造”高科技产品展台,一批“成都造”产品集体亮相,为成都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交流互动、链接需求、拓展市场提供平台,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联动、产业互动,促进互促互惠、互利共赢。
2025“成都⇌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发布187条机会信息
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
2月19日,“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2025“成都⇌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发布会现场,成都市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赛道,聚焦智慧装备、AI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场景,共发布187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超2000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5600亿元。
集成电路方面,共发布极宽温区量子计算测控芯片技术合作、低空基站通感一体化等18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75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220亿元。
新型显示方面,共发布高机能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建设、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等4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125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380亿元。
智能终端方面,共发布高端微波功放组件、全感大空间多人虚拟现实实训系统项目等32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150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共发布电力行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协同攻关、企业信息安全数字化系统等45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1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约100亿元。
人工智能方面,共发布智算数据中心建设场景、未来交通模拟场景等80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约1660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超4500亿元。
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共发布天府智算西南总部项目(一期)、企业生产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等8条机会信息,涉及金额近4亿元,将牵引带动形成市场规模达20亿元以上。
2025“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恳谈会举行
发布上百个项目合作机会
预计吸引投资超1800亿元
“抢占未来产业赛道,成都大有可为。”这是2月17日,2025“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恳谈会上,成都向企业传递的鲜明信号,也是到会企业在同成都深度恳谈后的真切感受。
当天,成都邀请合肥及安徽相关地区50家新质生产力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与会,面向到会企业精准推介投资环境,分享成都在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成果转化、提升营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成果,并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方向,发布投资机会清单。
市政府副市长许兴国出席会议并致辞。
这份投资机会清单,囊括了上百个项目投资机会,预计吸引投资超1800亿元;遍布全市23个区(市)县的投资机会,更直观反映了成都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发展、全面起势。其中,人工智能以千亿规模西部领跑,低空经济领域集聚110家企业筑梦苍穹,商业航天产业聚集了1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氢能形成了研发、制造、存储、运输、加工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活动现场,成都市组织相关区(市)县、市级产业基金、金融机构等现场洽谈。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双方围绕一个“恳”字,分享产业发展建议、投资意愿、项目信息,在真诚交流中“谈”出了合作空间,实现了双向赋能。
2025“蓉品出川出海”供需对接会在沪举办
达成出海意向订单超10亿元
出川意向订单超3000万元
重点“蓉品”企业集中推介、“蓉品出川出海”机会清单发布……2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携手长三角 共享新机遇”2025“蓉品出川出海”供需对接会上,政府搭台,帮助企业精准链接需求,推动“蓉品”抓订单拓市场,并现场开展线上线下集中签约,达成出海意向订单超10亿元、出川意向订单超3000万元。
供需对接,企业是主角,“供”什么是关键。正如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所表达的——“举办这场供需对接会的目的,是给大家推荐成都生产制造的高质量产品、创新研发的高品质服务,搭建供需双方面对面交流平台,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新空间。
既然目的明确,重点就是如何链接企业间的供给和需求。会上,一份由市商务局发布的“2025蓉品出川出海”机会清单,在手机咔嚓咔嚓拍照声中,证明了受关注的程度。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从立足产业优势的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再到聚焦地域特色的特产文创等。
对接会上,与成都航维智芯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杭州蜂巢云视科技颇受关注。
“我们两家公司将进行合作,采用航维智芯的激光雷达制造无人机。而无人机将卖往印尼,进行海上巡检、测绘等。”公司总经理王建武表示,合作正是看中了成都企业的技术硬,实力强。“未来,我们还想与更多成都企业进行合作,将技术产品在全球推广。”
“蓉品”的市场关注度正不断转化为合作与订单。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企业也坚定了出海发展的决心。
“此番对接交流,主要和去年在格鲁吉亚挂牌海外展销中心项目相关。”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静告诉记者,“得益于成都近年来在对外开放上的持续加码,公司和格鲁吉亚家乐福运营公司签约,将推动四川绿色农产品、川调川茶、智能家电等走进格鲁吉亚市场。”
为让大家对“蓉品出川出海”有更深入了解,会期,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极米科技、沃飞长空、成都国之瑰宝文旅公司,还就“成都造”汽车制造方面相关产品和技术、投影仪、低空经济方面相关产品与技术、文创产品进行了主题分享和推介。
数据显示,市商务局会同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广旅局,对重点产品品类、头部企业及目标市场开展多维画像,综合考虑“蓉产”“蓉造”品牌特色、目标市场需求状况等,聚焦“蓉品出海”12大重点品类,“一品一策”制定出海方案,2024年合计实现出口471.9亿元、增长30.2%。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王柳 孟浩 摄影 詹妮 胥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