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多元解纷、便利诉讼、创新服务……新时代新征程上,成都高新法院明确“人人是营商环境、案案是检验标准”的目标要求,2024年深入贯彻“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部署,以数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主线,以实质化+场景化为进路,拓展升级“惠企”应用服务场景、优化提升“全生命周期”司法服务、构筑高质量法治生态圈,全力打造一流数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标杆,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相关工作成果由中央政法委长安网、人民法院报、中国改革报等权威媒体先后推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第6期)、中国社科院《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制度创新成果、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第十三批)、成都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等国家、省、市级荣誉和奖项。
拓宽工作路径
蓄势赋能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新法院发布《2024年数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点》。围绕数智化服务、数智化审理、数智化执行、数智化管理4个维度制定工作要点,拓展“实质化运行、场景化辐射”思路,夯实重点工作“内里”与精心营造场景并举,主动融入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
自2024年9月“进解优促”工作开展以来,高新法院走访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达沃斯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200余家,收集法治需求69条,精准问需于企。同时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环境资源典型案例以及涉港澳台地区司法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等多方面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行为规则引领价值、裁判规则引领价值及普法宣教示范价值。
深耕源头治理
创新打造“交子城市法治枫面”品牌
高新法院充分研判高新区经济战略部署、产业规划和企业类型、涉诉纠纷等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了22个全生命周期楼宇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和两个园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引导商事调解、仲裁、公证以及多个行业协会等优质多元解纷资源有效下沉,实现诉调对接,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形成公共法律服务集群。
在“全生命周期企业法律服务中心”24个站点派驻优秀的法官,设立“楼宇+园区法官工作室”,集成源头治理、司法确认、司法释明等功能,让身边的司法服务更加可视、有感。
此外,引入法治“五员”协同畅通解纷通道,“专属网格员”识别企业诉求,“纠纷调解员”常驻楼宇园区,“纠纷仲裁员”引导衔接诉讼与仲裁,“法治指导员”定期问诊,“法治宣讲员”定期宣讲。“五员”联动筛查楼宇、园区的涉纠纷重点企业200余家,开展示范性庭审50余次,走访企业200余家。截至2024年12月,仲裁分流纠纷近万件、商事调解分流达2600余件。
聚焦三个优化
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格局
依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动合作备忘录》,高新法院优化跨域协同与联动合作,与“四区一市”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持续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动座谈会,通过打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链条,构建“线索移送—共治共管”及“一站式、多元化”快捷维权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跨域协同的“一体合力”。
围绕司法管辖区市的重点产业领域,优化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司法服务,推进“四区一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整体谋划。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设立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园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并建立“数字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基地”,推进司法服务与法治文化建设融入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通过定期开展巡回法庭、普法讲座、问需座谈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专项司法服务,为创新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优化升级“三合一”专业审判模式,规范司法标准,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司法保护整体效能。
锚定三个强化
切实做好破产案件办理
近年来,高新法院强化府院联动协调,促进破产审判工作优质化提升,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涉税多元协作,与高新税务局、东部新区税务局开展府院联动座谈会,分别签署《关于企业破产涉税业务协作办理的补充备忘录》《涉税司法事项协作备忘录》,就破产管理人首次税费申报流程、认可网拍价格为计税依据等问题达成共识,形成可操作性意见,为破产管理人的涉税工作开展提供进一步帮助与指引。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促进破产审判工作优质提升。全省首家出台破产案件简易审理工作指引,实现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推动“僵尸企业”快速出清。推行“互联网+破产管理”模式,破产管理人办公室实质化运行,优化完善破产费用援助资金机制,为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提供充分保障。近年来,在政法委牵头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多起重大破产案件办理。在处置某维稳涉众破产清算案中盘活土地60余亩、房屋1.7万平方米,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近4亿元。
狠抓权益兑现
优化完善执行工作流程
高新法院探索构建以执行前保全工作为基础的执前督促机制,切实提升财产保全工作效率和效果。联动公安查找被执行人行动轨迹,并设立24小时“执行110”举报热线,对查人找物执行线索快速派单响应,打通执行攻坚“最后一公里”,加大执行力度;开展“攻坚克小”专项行动及集中罚款、拘留专项行动,引入公证参与执行司法辅助事务的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增强执行力量。
为妥善解决涉众案件退赔信息收集慢、支付效率低等难点问题,高新法院开发“涉众案件登记管理”小程序,实现法院、银行、涉案集资人三方联动协作;积极探索执行服务新模式,创新开通“执行小秘书85155120”人工服务平台,搭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提升企业的司法获得感。晨迪/文 高新法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