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26日

青近人才 智汇陆港

青白江区深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日前,TCL显示器智能制造基地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从项目洽谈到落地投产用时不到5个月,这也是TCL自2021年落户青白江以来,再次投下的“信任票”。“目前,工厂已投入三期建设,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区委人才办得知后,马上联合宣传部、人社局等部门,用招聘会和‘成都青白江’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帮助我们开展宣传,很快就招到了一批临港先进制造、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这样的效率和服务,让我们感到非常暖心。”TCL实业CEO杜娟表示。

“TCL的青白江速度”背后,是青白江区全力服务人才和产业的缩影。近年来,青白江区坚持畅通道、促贸易、兴产业、聚人才,深入推进“智汇陆港”人才集聚工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优机制 鲜明爱才重才导向

近日,青白江区举行首批科技顾问和科技助理聘任仪式,2家院士团队和4位产业人才被聘为“青白江区科技顾问”,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很看好青白江的未来发展,期待通过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熟化转化。”王琪院士团队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陈宁教授说。

为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人才作用难发挥、项目需求难匹配等问题,青白江区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全链条支持模式,坚持“产业聚人才、人才配团队、团队出项目”,变“单兵作战”为“团队攻坚”。设立2亿元产业人才发展资金,为顶尖人才“一人一策”配套建设实验室和工作站,迭代升级“产业英才”等25项专项支持政策,赋予链主企业、重大项目、高能级创新平台等用人主体自主荐才评才权限,以海纳百川之势聚集各路英才。

“多亏了青白江区人才政策支持,这些年来我们对行业资深高管、技术骨干人才和名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帮助公司攻克了许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作为成都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重汽成商将瞄准新能源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是对智能智驾和绿色低碳产品的开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成都新能源商用车建圈强链。”重汽成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强融合 激活协同发展动能

2024年12月5日,第二届中欧班列(成渝)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重庆举行。自首届大会在青白江区举办以来,两地依托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效应,签订“人才区域协同发展”等多项重要合作协议。如今,“亚蓉欧大通道、成渝双枢纽”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中欧班列(成渝)合作”被国家发改委评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经验典型。

依托陆港枢纽开放优势和通道优势,2019年,在青白江区倡议下,青白江、新都等地成立“大港+”人才发展联盟,构建人才共引、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服务共融的人才发展协同体系。目前,联盟成员已扩大至广汉、什邡、中江、射洪等13个区域,联合举办“蓉漂人才荟”等区域人才活动100余场次,吸引聚集人才资源近百万人。同时,依托“大港+”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四川省女职工创新交流等人才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并大力推动“研发转化在本地+生产制造在区外”的产才联动模式,帮助金汇能公司石墨负极材料等项目实现在青研发转化,在雅安、广元、铜梁等地生产制造。

搭平台 夯实育才用才支撑

走进位于青白江区340科创园的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四川省首家材料动态性能测试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忙着对声钛合金线材等材料进行测试与检测。这家由青白江区与鞍钢集团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聚集了183名青年科技人才,其中,博士59名、硕士73名,硕博人才占比超过70%,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项,成功研制出高品质高温合金、高强耐蚀合金、特种钛合金等11项进口替代产品,入选了省级首批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青白江区聚焦创新驱动,持续建强平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育才用才体系。联合航天科工集团、攀钢集团、山东大学共建航天赛博产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6家;先后落地国家众创空间智汇大实验室、院士成果概念验证平台、环科院西南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依托平台定期开展成果对接活动,推动西南石油大学与森冕科技共建“产学研基地”,30余项科技成果在地中试熟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然气管道掺氢”完成中试试验,装甲钛合金中厚板等6项产品入围省级首台套首批次,实现“聚人才、建平台、兴产业”的有效联动。

优服务 提升敬才留才质效

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陆港门户枢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开放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示范区、品质生活典范区……如今,青白江开放创新的城市定位愈发清晰。在此背景下,“乐业在港、宜居在青”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构成了这座陆港枢纽之城近悦远来的独特“强磁场”。

近年来,青白江区秉持“安居方能乐业”理念探索实施陆港人才安居工程,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长1年租房补贴;打造“陆港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青实习、就业、投资考察等人才提供最长29天免费住宿……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从来不是“空口号”,而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暖心事”。青白江区推出并累计发放“陆港人才绿卡”450张,为人才提供子女就学、便捷医疗、交通出行等可感可及服务27项,以“头等大事”的态度解决好专家人才的“关键小事”。青白江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致力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成更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提供更加可感可及的人才服务,用心用情解决人才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帮助人才成就梦想、收获美好,实现‘蓉漂之后,再无漂泊’的愿景。”

李志飞 /文 青白江区供图

--> 2025-02-26 李志飞 青白江区深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1 成都日报 c145557.html 1 青近人才 智汇陆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