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27日

在“青山绿水”底图上绘制“冰雪经济”热力图

都江堰市不断破题生态价值转换新密钥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摄影 杨才福

成都热雪奇迹。

题记

最近,都江堰市持续在社交媒体“出圈”——有人晒出熊猫电车与雪山的同框图,直呼“不愧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有网友在这里找到了燃爆全球的电影《哪吒2》中无量仙翁的黄金树原型……

一直以来,拥有得天独厚生态本底的都江堰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心谋划产业布局,不断深耕产业赛道。

实现“天府好果”自营出口、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打造“天府好水”产业集群……在都江堰市,一个个阶段性成果次第呈现,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以创兴农

“天府好果”自主出口“香飘海外”

选果、装盘、称重、吹尘、贴标……经过十几道工序,一盘盘个头匀称、色泽饱满的猕猴桃打包封箱,开始了它们的海外之旅——新春开工首日,都江堰市猕猴桃迎来“开门红”,自营出口海外60吨货品启航。

“此次出口品种主要为金艳和东红,这些品种性状稳定、维C含量高,深受外国朋友喜爱。”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秘书长雷彬介绍,2025年是都江堰市猕猴桃实现自营出口的开局之年,此次出口阿联酋40吨、越南20吨,共计60吨。

好山好水育好果。都江堰市是国际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生态种植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上乘的猕猴桃,都江堰市也因此成为四川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目前为止,都江堰全市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10.3万亩,年产量12万吨左右,产值连年增长。2024年,都江堰市猕猴桃的品牌价值达到40.46亿元。

猕猴桃只是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发展的一个切片。

作为岷江流域的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已纳入成都市“3+22+N”园区体系,并按照成都市“立园满园”行动要求,创新走好园区建设发展这步“关键棋”。

借智借力专家智库,都江堰市充分发挥青城山研究院、猕猴桃博士工作站等在地智库平台,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专家学者深入园区实地调研,研究指导形成《都江堰市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报告》,确定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一心一轴三区五园”的空间布局,拟定园区“立园满园”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

目前,该园区以建设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区和猕猴桃种业示范区、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梯次培育国家级和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以提升发展猕猴桃全产业链、粮菜粮药产业、农商文旅体康融合为主攻方向,在招引培育上同步发力,实施“镇园之宝”和“有根企业”培育行动,加速“校地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推动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塑品牌、增效益,构筑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农业园区,持续写好生态价值转换这篇大文章。

以雪为媒

冰雪“冷资源”不断释放“热活力”

这个冬天,“冰雪”成为都江堰市的高频标签。

社交媒体上,“雪山电车”不断刷屏,火爆出圈。照片中,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有轨电车缓缓驶来,妥妥的宫崎骏漫画风,清新治愈又美好。现实场景中,青城山的雪脊在天际勾勒出淡白轮廓,有轨电车以雪山为背景轻盈入镜,自然风光与现代交通工具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网友直呼:“秒出大片”“不愧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大年初八,青城山迎来蛇年首场降雪。雪中的青城山更显幽邃,三十六峰裹素、七十二洞藏寒、石阶蜿蜒如游龙隐现,道旁古柏垂挂冰晶,风过时泠泠作响,恍若仙人遗落的环佩。天师洞前,香炉青烟与雪霰共舞,三清殿檐角悬着冰凌,在晨钟暮鼓中随风抖落一串碎琼乱玉……

假如说青城飘雪是中式美学的极致体现,那么作为亚洲最大室内滑雪场的成都热雪奇迹则完全是活力与动感的代表。雪道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激情畅滑,大家尽情享受着驭雪飞驰的速度与激情,这里俨然成为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舞台。

除了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炙热的冰雪运动氛围,成都热雪奇迹还接待了多支专业队伍来此集训,包括奥运冠军谷爱凌、苏翊鸣等。

冰雪赋予都江堰市与众不同的城市调性,而都江堰市则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品牌为引领,依托优质冰雪资源,致力打造“大冰雪”IP,积极搭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载体,持续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截至目前,冰雪经济营收同比增长约20%,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4.8%。

依托“绿水青山”叠加“冰天雪地”的自然本底,都江堰市不仅做好“地上的文章”,还广拓低空资源、写好低空经济新篇。这个春节,上千名游客在都江堰市享受了飞越青城山景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快乐。“在飞机上看都江堰市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满眼都是绿色,岷江水穿城而过,非常壮观。”游客在空中飞“阅”了都江堰市后感叹。

下一步,都江堰市将系统推进世界旅游目的地“山、水、空、雪”运动旅游产品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产品供给、赛事打造、产业融合工作,着力引育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完善冰雪产业链,不断丰富多层次多元化冰雪赛事活动供给,推动冰雪运动向纵深普及发展,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擦亮都江堰市冰雪运动旅游金字招牌,为成都推动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贡献都江堰力量。

以水兴市

“天府好水”引聚“经济活水”集群成势

一江春水铺就发展画卷,一城好水筑巢引凤来栖。

从“李冰治水”到“天府好水”,都江堰市因水而兴。依托水资源优势,都江堰市抢占新赛道,产业巨头纷纷聚集。

时间回到2021年,随着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江堰市拉开了做活“水文章”、打造“天府好水”产业品牌的大幕,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天府好水集聚区”,为项目落地打下“强心针”。

2023年1月17日,农夫山泉与都江堰市签约,投资11亿元在都江堰市建设生产基地。截至目前,该生产基地1号、2号生产车间已完成主体施工,三条饮用天然水线及一条无菌饮料生产线已全部安装、联调完成,具备生产能力,预计下月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值达到20亿元,税收2亿元。

都江堰市农夫山泉饮料生产基地负责人表示,当初选址都江堰市,主要是看中其优质天然山泉水源,“通过长达6年的水质检测证明,都江堰市稀缺的优质天然水源能为产品奠定坚实的品质保障。2025年,我们将与都江堰市一道,促进‘天府好水’生态价值转化,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水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的示范。”

走进同样位于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元气森林都江堰工厂,只见三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调配、灌装、包装等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去年,元气森林产量达2600余万箱、销售额约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7%;今年还将上马一条新产线。“目前我们正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品牌全国闻名的‘天府好水涵养地’贡献力量!”公司总经理冉兵表示。

眼下,“天府好水”产业已然成势——截至目前,四川都江堰经开区已聚集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山东大树等食品饮料产业链企业65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这些项目落户都江堰市,有自然的馈赠,更有当代人有效打通“两山”理念转换路径的努力。

在都江堰市这片热土上崛起的一座座自动化、数字化、工业旅游相结合的崭新工厂将持续助推该市生态好水与经济活水的深度融合,让生态资源成为都江堰市科学复兴的绿色引擎。

袁弘/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据受访单位

后记

两千年古堰,八百里青城。都江堰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底色,守护好、利用好、转化好这里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是这座城市新时代的目标与愿景。探索答好生态价值转化的宏大答卷,以奋进之姿全力拼搏,都江堰市着力谱写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新篇。

--> 2025-02-27 在“青山绿水”底图上绘制“冰雪经济”热力图 1 1 成都日报 c145596.html 1 都江堰市不断破题生态价值转换新密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