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蓉城大地涌动着澎湃动能。当成都两会的春风拂过国际航空枢纽,双流区这片承载着“临空经济示范”使命的热土,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奋进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从引擎轰鸣的机场到重大项目的建设现场,听到的是律动的声音;从省级开发区到特色园区,见到的是奋进的身影……在这里,每寸土地都跳动着项目攻坚的强劲脉搏,每个园区都升腾着拼抢争先的炽热气息。当代表委员们翻开这份答卷,看见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产业决心,更是一个区域以“拼抢实”作风决战“开门红”的生动实践。
决战开局
项目攻坚雷霆推进
抢跑商业航天赛道,星际荣耀火箭生产总部基地落户双流。2月21日,成都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举行。双流区与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将建设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填补成都液体火箭总装领域空白,带动卫星发射服务全产业链集聚。
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介绍,落地双流区的项目是双曲线三号火箭生产总部基地。这个基地将具备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的生产配套能力,预计在2030年实现收入规模突破40亿元。
“成都对于商业航天产业的前瞻布局,让我们坚信,选择成都就是选择未来。”在彭小波看来,成都双流不仅有完备的产业基础,更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星际荣耀作为链主型企业,能与成都航天产业研发创新优势资源形成有效联动。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区域腾飞的强劲“引擎”。自“立园满园”行动开展以来,双流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迅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项目建设的热潮,处处呈现出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双流区着力抓好项目招引落地,加强主导产业靶向招引、有根企业培育壮大和项目包装争取,以特色园区为抓手开拓商业航天、核能、光电产业等全新赛道,锁定细分产业。同时,双流主动适应招商引资新要求、新变化,聚焦产业需求、注重项目质量,探索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团队,统筹用好以商招商、科技招商、资本招商、场景招商等多种方式,以“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展开了重大项目招引攻坚的强大攻势,赋能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现“立园满园”。
2月8日,双流区“立园满园”招引建设攻坚启动暨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盛大举行,吹响了新一年经济发展的冲锋号角。34个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高达149亿元,涵盖航空制造维修、高端智能制造、供应链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进一步为双流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向天图强
航空经济筑链成势
2月24日,提质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双流机场重回“双航站楼时代”。
借势1号航站楼焕新投运,双流区商务局联动本土企业噜噜花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机场消费新场景——“海蒂的花园”主题展陈入驻大厅,为游客带来“空手出行、鲜花到家”的便捷体验。“新消费场景的营造,将机场从‘出发地’转变为‘消费目的地’。”双流区商务局党组成员韦丹丹介绍,在此之前,双流区已推进天味食品、吴府记等名优特产进航站楼,推动航空枢纽与本土产业同频共振。
不仅是消费,依托得天独厚的空港资源,双流区围绕“一港三区”功能布局打造产业集聚的“强磁场”,抓住用好空客、中国商飞、四川国际3大“镇园之宝”,坚定发展航空类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在持续巩固原有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产业之外,双流区还继续发力飞机绿色循环利用、绿色航油、航电设计研发等专业化特色化产业,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在建圈强链中打造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
2024年底,“SAF”(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龙头引领企业天舟新能集团总部正式落户双流航空现代商务区,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我们与双流航空现代商务区的缘分,恰似一见钟情的邂逅,更是双向奔赴的美好!”四川天舟新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章华透露,双流航空现代商务区以前瞻性的规划和全面细致的服务,与企业争做绿色航空燃油第一梯队企业的定位完美契合,成为企业落户的不二之选。
除天舟新能之外,双流航空现代商务区还吸引了众多重量级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总投资20亿元的上市公司盛新锂能总部基地在此安家,四川锂矿新能源材料全球投资结算研发中心也在此布局。成都澳康达名车广场已成为西南地区二手名车交易的璀璨地标,全省首个二手车出口基地在短短4个月内就招引培育了63家二手车出口企业,出口二手车数量近6000辆,出口贸易金额近10亿元……
“这些集团总部和项目的入驻,将有力支撑航空现代商务区总部经济成型成势,充分释放‘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集聚效应,有力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品质空港双流建设。”双流国际空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蒲钊胜透露,随着接下来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的投运,片区还将构建起以航空专业展会为主,科技成果、国际经贸、汽车文化、户外装备等多元展会为辅的“一主多辅”展会格局。
不断“优环境、强配套、兴产业”,双流航空现代商务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全新升级为新起点,当前双流区仍在不断深化“立园满园”行动,持续强链补链,加速产业集聚。当前,航空产业园区正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产业规模目标直指1300亿元……看向前路,双流区将继续紧握航空经济发展的“方向盘”,在向天图强的征程中勇毅前行。
向“新”求变
产业园区焕新蝶变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创新驱动的策源地,承载着产业集聚与升级的重要使命。在“立园满园”行动中,双流区以创新思维为笔,绘就园区发展新蓝图。
“截至目前,已服务头部企业超过150家,公司年产值达3亿元。”在双流区的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超网实业(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祖德说。作为专注于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网实业已先后参与过京东方多个地区的智能化项目,为通威太阳能打造智慧工厂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近期正在与通威太阳能合作开展“灯塔工厂”项目。
“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园区良好的服务保障。”谈到公司成功缘由时,该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作为双流区推进校地企合作的重要科创平台,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电子信息企业招引和培育、产业人才培养。如今已构建起涵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生态链,正向着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目标奋力迈进。
“在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企业可以与科研院所、高校一起,利用各自的要素优势,建立联合科研平台,园区也通过举办丰富多元的成果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链接、加速转化。”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总经理王萍介绍。园区已整合汇聚电子科技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院、西南集成电路开放测试实验室、X射线无损检测成像实验室、射频微波专业孵化器等10余家公共平台资源,提供PCB布线、制板、芯片等20余项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如同贴心的管家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目前,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七大服务平台为内核,已聚集众多科技服务机构、专业运营服务人才,构筑起有深度、有广度、有特色、有效率、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链。
数据显示,目前,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注册企业216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规上企业23家。一批助力建圈强链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先后落地,不仅擦亮了园区显示度,也如同强大的磁石,吸引了大批量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扎根园区。
在相隔不远的双流临空智能科技园,通过“管委会+国有企业+专业产业园区运营商”模式,项目一期竣工即满产,去化率达到100%,已引进包括成都西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优质企业40家……
在双流,一批像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双流临空智能科技园这样的园区正在蓬勃生长。根据《双流区落实“立园满园”行动实施“十大”专业特色园区招商建设工作攻坚方案》,该区还将联动各方资源,打造中核民用核能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努力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新格局。
双流区在“立园满园”行动中,凭借抓项目的拼劲、抓航空经济产业的韧劲、抓园区创新的闯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展望未来,双流区将继续砥砺奋进,不断开创“立园满园”工作新局面,为成都建设现代化城市贡献更多的双流智慧和力量,续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陈方耀/文 刘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