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2月27日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服务成都现代化建设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解读

2024年主要工作

■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促进城市安全善治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拼经济搞建设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高质效履职增进民生福祉

■立足主责主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坚持强基固本,深化检察改革赋能自身建设

2025年工作打算

■始终坚持政治统领

■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做实高质效履职办案

■持之以恒夯实基础

2月26日,《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锚定“省内排头、全国一流”目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服务成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队伍展现新面貌。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5.4万余件,13起案件获评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76个集体和68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表扬。

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促进城市安全善治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依法批捕各类犯罪10860人,起诉19547人。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两起案件入选全国“十大反间谍案例”。

把化解矛盾贯穿办案始终,对因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引起的轻伤害案件,达成刑事和解、赔偿谅解339件。对5755件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通过讲清法理、事理、情理,让当事人解“法结”、化“心结”。建设“枫桥式”检察服务中心,上线运行“蓉易检”,设立4个24小时线下服务中心,入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及时听取并回应群众诉求。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拼经济搞建设

围绕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运用法治力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服务重大发展战略。牵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4+2”检察协作,保障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组建53人的涉外法治检察人才库,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青白江区检察院编著海上丝路外贸国别法律指引手册,支持企业“扬帆出海”。落实市委“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部署,选派143名检察官联系园区、商会和企业,收集涉法诉求346条,导入司法程序案件化办理24件,受到最高检肯定并被推广。

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权益。严惩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净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

积极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保护,发布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白皮书和10个典型案例,相关工作受到最高检、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高新区检察院协同解决某互联网企业著作权被侵犯刑事立案问题,让侵权者受到刑事追究并赔偿损失,增强企业在成都发展信心。武侯区检察院协同相关部门,对3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提出行业法律体检报告,帮助堵塞知识产权保护漏洞。联合泸州、宜宾等地成立川酒产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与深圳等地检察机关开展线索移送、技术支持等方面协作,凝聚跨区域保护合力。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高质效履职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纵深推进专项行动,持续做好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隐患专项监督,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34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516人,尽最大努力协同追赃挽损3.4亿余元,守好老百姓“钱袋子”。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检察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

倾情保护特定群体权益。对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支持提起民事诉讼534件。向592名因案致困群众发放救助金980余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精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为309名未成年人监督执行到位抚养费890余万元,推动完善剧本杀、电竞酒店等领域的监管措施。督促某未成年人离异母亲落实监护责任,获评最高检、全国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牵头推进全市中小学法治校长工作,“亮晶晶”团队获评2024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着力服务美丽成都建设。做好相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督促张某某等人缴纳污染环境损害赔偿金120余万元,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协同省检察院等推动治理通济堰灌区水面污染问题,被最高检、水利部评为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

立足主责主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又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推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加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监督,以程序合法保障实体公正。

精准规范开展公益诉讼。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936件,提出检察建议或发出公告920件,提起诉讼65件。促推相关部门对成都古城墙、茶马古道遗址加强修缮保护,为历史文化名城贡献检察之力。

坚持强基固本,深化检察改革赋能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守正创新打牢发展根基,推进全市检察机关业务大提升、素能大提升、纪律大提升。

市检察院强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工作机制被最高检转发。青羊区检察院“检企查”等4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全国应用。

实施“全国十佳公诉人”培塑规划,14人获全国全省业务竞赛标兵能手,69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四大行动”,“协同+错位”工作经验被最高检推广,“惟高惟新”入选全国基层检察院特色品牌。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认真落实人大会议各项审议意见,主动向政协通报工作,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2件建议、8件提案全部办结回复。开展“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等普法宣传,举办新闻发布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67次,让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

迈入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高质效履行各项检察职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成都、法治成都,更好服务保障成都现代化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晨迪

--> 2025-02-27 晨迪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解读 1 1 成都日报 c145613.html 1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服务成都现代化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