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四川天府新区正兴街道,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里花儿随风摇曳,空气中似乎都多了一丝香甜。中午12点,钓鱼嘴社区临时疏导点已经热闹起来:70张八斗桌蜿蜒排开,麻油土鸡、鱼香肘子的香气扑鼻而来。
来自社区安置小区正兴美地(南区)的居民们是这场社区组织的“坝坝宴”当仁不让的“主角”。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里,街坊邻里熟络了,“龙门阵”摆欢了,近邻胜远亲。一场舌尖上的盛宴,背后是钓鱼嘴社区从“治理洼地”到“共治样板”的巧妙转型,更是烟火气里成都基层治理开启的新篇。
情感重构·社区共生
小区“陌生人”变“自家人”
“坝坝宴”不仅好吃,还好看。社区和居民自编自导的6个文艺节目闪亮登场,“银龄舞蹈团”用曼妙舞姿诠释《母亲是中华》,社区工作人员用诗歌展示“大家庭”的变化,小区歌友会的“明星们”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现场揭晓的“好儿媳”“好公婆”评选结果,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在掌声中生根发芽。
席间,原住居民与新迁入住户有说有笑,邻里情意悄然升温。在大家眼里,“坝坝宴”更像一座桥梁,联通了人情,更打通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诸多堵点。正如钓鱼嘴社区党委书记张陶所说:“原住民守着乡愁兴业,新居民带来新的发展活力,钓鱼嘴就有了双向奔赴的合力。”
此前的正兴美地可有些不够“美”。正兴美地(南区)作为安置小区,1752户居民中,70%为拆迁安置户,30%为新迁入的城市上班族。“2023年底刚入住时,生活垃圾乱扔,停车纠纷天天有,恼火。”回想起小区之前的种种问题,住户秦大姐忍不住叹气说,当时居民普遍意见较大。
群众事无小事,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钓鱼嘴社区迅速行动起来。
服务升级·智慧治理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格局
2024年4月,正兴美地(南区)物业服务中心成立。在服务中心内部架构和成员的组成上,钓鱼嘴社区花了很多心思。秩序部、保洁部、工程部、客户部等部门明确权责,36位工作人员中有近四成是小区业主。
服务中心法人兼经理林海就是其中一位。出门就上班,不担心迟到是他笑谈的工作日常。小区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这样的共识让大家心里多了一份责任感。为了做好物业工作,服务中心对接上广汇御园物业中心,主动登门参观学习,诚意邀请定期指导。业务一天天熟练起来,对方前来指导的间隔,从一周到一月再到如今的一季。
小区的治理逐步上了正轨。针对车位不足的问题,小区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办法,施行常住业主固定车位+租住户登记临停非固定车位的分类管理;建立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请来第三方公司专业人员每月15日开课,现场教学垃圾为何分类如何分类;配套设立积分兑换超市,完成垃圾分类规范放置的居民可凭积分抵扣购买生活用品。
建立小区信托制,涉及小区收支的所有财务信息予以公开,每年的预决算召开业主大会议定表决。依托街道、全市信息系统,小区居民只需在手机登录“天府市民云”,就可查看每一项物业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党建引领·组织激活
坝坝宴背后有一部“红色引擎”
健全一套组织体系、建立一套协商机制、建设一个共享空间、搭建一个公开平台、开展一系列邻里互助行动——成都在全市范围推广小区治理“五件套”的工作机制,为全市小区治理指明了方向。其中,党建引领是一大特色。
较早之前,钓鱼嘴社区就在正兴美地(南区)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治理组织体系建设。67岁的林翠仙是一位“党员业主”,加入社区建立的第一网格党支部后,积极参与小区事务。从业委会筹备,到邻里纠纷调解和政策宣讲,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小区休闲桌椅少能不能增加?地下车库通道采用单循环还是双循环?诸如此类非常细节的问题,经由第一网格党支部的“党员业主”们反馈至物业服务中心,一一得到了及时解决。如今的正兴美地(南区),物业投诉越来越少,业主群里的业主点赞越来越多。
走进已然焕新的小区,张陶不无感慨:“治理不是冷冰冰的工作,而是热气腾腾的生活。”油菜花田边的钓鱼嘴社区,正用最朴素的烟火气,进行着基层治理新的尝试——在这里,每一道菜都饱含人情味,每一次鼓掌都凝聚向心力,每一处改变都见证着“人民城市”的生长脉络。
蔡宇/文 涂俞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