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因为“四川造”电影《哪吒2》的走红,此次“开放日”的诸多问答都由此展开。通过“吒儿”火上了两会这一现象,一个别具特色的四川、一个不断奋进的成都,令人为之一振。
就在“开放日”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光浩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哪吒2》之所以这么火,原因在于“最中国”与“最世界”,这部影片既广泛运用了“四川元素”,又展示了作为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与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曾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巴风蜀韵、文脉深厚,重磅打造的“汉字中国”特展吸睛无数;秉持开放包容,自贡彩灯已点亮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四川坚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巴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自信开放之姿绘就承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巴蜀画卷。
文化的繁荣,势必伴随着更高质量的发展、产业的振兴和人才的集聚。
“成都的发展就像哪吒一样,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我、守正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在发言时表示,成都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前瞻部署飞行汽车、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10个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成都制造”的爆款产品和硬核名片。
当前,成都正聚焦“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在不久前,成都一举签约引进了47个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500亿元,推动相关产业链“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迈向集群化发展新阶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一隅观全局,透过“开放日”这个窗口,我们得以一窥巴蜀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前沿新兴产业集群。透过“开放日”的每一段务实的发言、每一处生动的细节,我们有理由相信,全世界也都能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