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连线·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多维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成都开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现在,境外投资者在成都,“零见面、零成本”就能开办企业。
“真是太方便了!通过全程电子化审批,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开’公司了。”近日,合肥皓宇芯光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向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了外资企业分公司的全程网上设立登记申请,迅速被工作人员审核通过。该企业成为成都市第一家完成“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这标志着全市外资企业登记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企业扎根后,如何降低其办税缴费成本?成都坚持用户思维,把企业所需的服务送到面前,“税惠春风添动力,利民利企开新局”的实践正在上演。
“税费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仅去年我们公司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227万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565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建龙集团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焊培中心主任、焊工高级技师唐成凤说,“政策红利用到实处,咱们培养的技工手艺更精了,企业发展的底气也更足了!”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深有感触,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金牛区税务局通过税费优惠工作专班上门服务,疑难问题快速处理,为我们及时提供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为我们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如何帮助其清除“成长的烦恼”?成都常态化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正在深入成都企业家心中。“政企工作群,我几乎是每天必看!这是高效解决问题的渠道,企业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求教求助。”玉湖冷链副总裁、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分享道:“这样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极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截至2月28日,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9.23万户(含工业),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2.91万个,办结2.85万个,办结率97.89%。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茜 唐小未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