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长乐) 3月10日,2025年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全市财政工作,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财政形势,研究部署我市财税体制改革和2025年财政工作。
据介绍,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9.5亿元、增长1.1%,规模稳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0.4亿元、增长0.9%,财政运行健康平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成都2025年的财政工作如何体现这一要求?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通过更大力度培植财源税源、盘活存量资金、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努力确保财政平稳健康可持续运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强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是今年财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将从全方位支持扩大内需、支持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支持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三方面着力。全方位支持扩大内需方面,将推动一批交通、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家居家电等消费品促销,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专项债券支持的引领性、支撑性、战略性重大项目。支持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将深入推广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试点,创新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落实合作创新采购制度。此外,聚焦“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今年新增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加快推动要素向园区汇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综合运用提高政府采购预付款比例、融资担保和再担保、“蓉采贷”“惠蓉贷”等支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减负赋能。支持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支持实施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与县市新城协同发展。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财政工作历年来的重要方面,确保民生支出规模不减、占比不降是2025年财政工作聚力保障民生的原则。“我们主要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巩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支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等方面细化措施。”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安排就业创业专项资金,落实援企稳岗系列政策,持续保障全龄段教育各类补助经费,提高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助学金补助标准,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财政补助标准。
会议还对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