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3月18日

武术家张邦元的人生奇遇

□刘雪燕

1951年,我满6岁,命运给了我残酷的一击,我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没办法,我只好借住在幺娘家里。大一些的孩子们看我没有爹妈,总是欺负我,经常给我“吃冲菜”。有一次,我在府南河边采桑叶,被他们追打。恍恍惚惚地看见河中有一条打沙船,我的爹妈居然在船上,还微笑着向我招手。我脑袋一懵,脚下一滑就掉入了河中。冰冷刺骨的河水灌进鼻子和嘴巴,呛得我直往下沉。就在我快被旋入无尽的黑暗中时,一只强有力的手抓住了我的衣领,把我拽上了岸。救我起来的,正是后来成为我恩师的济尘法师。

送我回家的路上,他知道了我的悲惨身世,决定收我为徒,赐我名“广元”。此后,我就跟着济尘法师住进了昭觉寺,开启了我的带发修行之路。

昭觉寺位于成都北门,算得上是“川西第一禅林”。大雄宝殿虽说没有现在这么气派,但也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感觉。殿门前有一棵黄葛树,枝叶特别茂盛,几个人才能抱过来的树干里,藏着一块石碑,叫树包碑。我刚住进去的时候,石碑几乎已经完全嵌进树里了,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碑的一角。

济尘法师就住在大雄宝殿旁边,一个被竹林环绕的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三间并排的茅屋,中间那间是卧室,左右两边分别是厨房和杂物间。晚上我跟师父同睡一张床。半夜,迷迷糊糊醒来,一翻身发现身边没人。我赶紧坐起来,看见师父正端坐在床尾,闭着眼睛打坐。安静的夜里,能听到师父身体里传出“咔咔”的声音,当时我觉得特别神秘。后来才知道,师父一直在坚持修行。

寺里有几片竹林,师父在竹林下面挖了一些洞,养了好几百只蟾蜍。养蟾蜍是为了提取蟾酥,师父医术特别好,好多药都是自己做的。周围的穷人来看病,他分文不收。我很勤快,寺里的活儿,不管看见啥都抢着干。他看我悟性不错,就开始悉心培养,现在回想起来,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那时寺里喝水,要去山门外的河边挑,师父让木匠做了两只桶,那个桶和普通的不一样,它的底部尖尖的。才开始我只能提,中途提不动的时候,我就蹲下来把桶扶着歇一歇。半年过后,就可以双臂平着提,而且走得又快又稳。

到了第二年,师父又开始教我梅花桩的练法。他找了一块沙地,说沙地软,不容易把碗踩碎。然后把大粗碗按照梅花五瓣的形状,倒扣在地上。等我能不看脚下,在碗上自如地走了,就把粗碗换成红砖,还得立着放。这红砖有了高度,走起来可费劲了,不过在师父的耐心指导下,我慢慢掌握了窍门,气息也调整好了,走在红砖上就跟走在平地上一样,红砖被踩倒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红砖换成了真正的木桩,一开始只有一米高,后来慢慢加高。等我把这些基本功练扎实,不知不觉中,都过去好几年了。

有一天深夜,我睡意朦胧地被师父拉到院子里,那晚的月光如水般明亮,他一脸严肃地说:“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拳法,学成之后要保证用在正道上,你能做到吗?”我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武术,这样就不被别人欺负了,看到别人欺负弱的也可以去帮忙了。回首往事,真是感慨万千,我永远铭记着师父赠送给我的那句话:“承上启下、发扬光大。”为了报效国家,我后来投身部队,成了部队的一名武术教官,转业回到家乡,又致力于培养武术人才。我的高徒罗坤,获得了吉尼斯“天下第一梅花桩主”。罗坤踩的梅花桩比少林寺的梅花桩还高出0.8米,而且是在水上表演的!

如今我年事已高,仍在习武、教武。我的外孙徐嗣城今年才10岁,大概遗传了武术之家的基因,小小年纪就在武术方面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天赋,已在省市的武术比赛中连连获奖。

中华武术,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历经数千年的淬炼和沉淀才得以流传到现在,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闪亮瑰宝。

--> 2025-03-18 刘雪燕 1 1 成都日报 c146461.html 1 武术家张邦元的人生奇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