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98亿元的20个国家试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近260亿元
▶实施500万元以上新型技改项目944个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2.6%,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63.9%,分别提升1.2个、4.4个百分点
▶新培育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国家级5G工厂4家
▶获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3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的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推动实施新型技术改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2024年成都入选国家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成为试点城市后,成都聚焦20个国家试点示范项目,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较2023年实现大幅增长。今年1—2月完成工业投资增长128.1%,工业增加值增长7.1%。
完成投资近260亿元
核心指标超额完成
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表示,入选试点城市以来,成都按照“提质增效、先行先试、全面覆盖”思路,锚定三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1400亿元等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核心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年度预设目标。
目前,总投资598亿元的20个国家试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近260亿元;已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市区两级配套资金10.16亿元,撬动去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7%;实施500万元以上新型技改项目944个,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2.6%,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63.9%,分别提升1.2个、4.4个百分点,新培育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国家级5G工厂4家,获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特锐德川开电气就享受到了新型技改带来的利好,他们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月产能翻倍,2025年产线目标产值将达6亿元。并通过设备更新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了综合能耗降低30%。“通过新型技改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我们带来了产能扩张与效率提升,直接助力公司承接沙特等海外大型订单。”川开电气董事长李军表示,2024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30%,产品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未来将利用设备更新与新型技改所带来的生产优势与市场机遇,进一步拓展中亚、东亚等亚洲市场,让更多“四川造”智能制造装备走出国门。
出台新型技改专项政策
落实政策资金约10亿元
据介绍,入选试点城市以来,成都市制定“政策包”、明确“任务书”、实施“微技改”、组建“联合体”、打造“资源池”,推动企业技改激活力、项目快投快建增效力、易诊易改挖潜力、链式协同聚合力、生态构建添动力。
其中,围绕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问题,率先出台新型技改专项政策,从扩大新型技术改造投资等八个方面给予支持,落实政策资金约10亿元。实施“任务书+共管账户”管理,搭建新型技改项目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开展智能制造咨询诊断服务,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设备治哑”,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路径,完成规上工业企业能级评估超3100家。2024年,成都市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429.2亿元,同比增长82.7%。探索推广“微技改”,策划储备微技改项目396个。
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推进新型技术改造支持资金较少、改造方向不清、市场订单不足等问题,打包支持中小企业技改项目,鼓励链主企业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改造,让中小企业新型技改“改有方向”“改有资金”“改有市场”。
此外,围绕企业资金需求、技术需求、场景需求,整合市场化服务力量,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开发政策性金融产品,开发“技改贷”“设备融资租赁”等技转系列产品,为2102户设备更新中小企业提供277.18亿元贷款支持。实施服务商积分管理,制定服务商管理办法,引进培育服务商246个。强化供需对接服务,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发布成都市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企业(项目)350个,设备需求11.32万台,预算总金额约388亿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