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08日

集体出动 AI机器人各显神通

紧接01版 “我们现在已经应用在景区、小区、工业园区内多个场景,有效提升各点位的巡逻安检效率。”成都广目知翼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技术总监王利杰介绍到。

低速自动驾驶漫游车、无人巡逻机器人、无人清扫车、数字人、声像仪和智能工业听诊器、文搜大模型NVR、水下机器人、隧道综合量测机器人、工业玻瓶检测AOI一体机……当所有设备归位待机,一幅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呈现在众人眼前。

政策场景牵引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试验场”

去年年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这一方案的印发实施,特别是对揭榜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支持力度,既意味着四川省、成都市将以更大力度支持西部(成都)科学城改革创新,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也标志着成都科创生态岛进一步上升为服务全省创新转化的重大功能平台。

其实,以“揭榜挂帅”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成都早已启动,并初见成效。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围绕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2021年—2024年四个年度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27个政府发榜类“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这些科技项目围绕产业链重点关键环节,重点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截至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1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62项,研制创新产品20余个,助力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除了政策“加速剂”,创新场景打造也为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具体支撑。不久前,成都成立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系统性开放“城市级”应用场景,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试验场”。

当机器人潜入兴隆湖底,养出一湖“清水”;“低空数字警察”守护一片“蓝天”;一辆辆无人驾驶接驳车穿梭在兴隆湖畔……这里不仅仅是“创新场”,也成为“试验场”,成都正通过场景验证反哺技术突破、政策体系激活创新动能、制度改革打破转化壁垒,让一个个“新区造”的科技产品涌现。

“场景创新实践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我们将通过开放全域试验场域、打造应用场景,成为新技术突破的‘压力测试场’、新产品迭代的‘市场风向标’。”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成果转移转化处处长聂东介绍。

以成都科创生态岛为例,截至目前,全岛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能源四个领域打造“水陆空”应用场景14个,未来还将持续推出低空城市巡检、无人驾驶地铁接驳等30余个新场景、50余项新产品,让技术反哺链条具象化、数据赋能机制可视化,成为技术迭代的“最佳试验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白洋 文/图 制图 江蕊松

--> 2025-04-08 黄雪松 白洋 1 1 成都日报 c147312.html 1 集体出动 AI机器人各显神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