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15日

走进古楼桃花园

□何源胜

还没到古楼,桃花便以各种形式在脑袋里涌现,或“灼灼其华”的画面,或“可爱生红爱浅红”的诗句,也有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深情表达的歌声。车窗外,一片片油菜花成规模有建制地闪亮,在田野里或者山坡上飞来飞去,整个春天,似乎就被这些花草点亮了。

车子缓缓驶入过江楼村,也就基本上抵达了桃园边缘。一下车,竟能强烈地感觉到桃花千朵万朵齐齐欢呼,潮水般向我们奔涌过来。我们都显得激动而恍惚,有君临天下的错觉。“我们来了,古楼。”“你们好啊,桃花。”桃花摇曳多姿,每朵都是热情的笑脸。

在桃花热情的招引下,我们纷纷进入桃园深处。放松自己吧,去和桃花自由约会,去伸手摸摸,去闭眼嗅嗅,去侧耳听听,大家无不享受着桃花带来的温馨和喜悦。这份喜悦,或许也只有告别人世的“车马喧”,来到古楼才可以“怡然自得”。

光和人,风和声都是桃林里的自由穿梭者。

桃花各美其美,游人忙忙碌碌,人和花都在春风里彼此寻找,相互期待对方的出现。有个身着汉服的少女依靠了一株桃花(那一定是她最喜欢的一株),咔咔拍照,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照片。我举起手机,忙忙地要拍下这组画面,却不料我拍照的样子被朋友给拍了下来。有人大声朗诵“桃花春色暖先开”,诗人是想赞美桃花在温暖的春色中先于百花绽放,而我却想赞美那个比桃花还美的女子,她是多么青春艳丽。

桃花太感染人了,我得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路边很多当地的农民,悠闲地兜售着柑橘、土鸡蛋、折耳根、农家香肠腊肉。一群穿着古代服装的男女,他们拿着手机互拍视频,嘻嘻哈哈,完全没有穿越而来的陌生感。一朵一朵地靠近,一朵一朵地辨认,“去年”最好看的那朵桃花,“今日”哪儿去了?都美,都美啊。桃园里有人在一块石头上雕刻了近百个“桃”字,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风格,其中有一个“桃”字,形状好像树上结着果实,线条古朴厚重,有青铜器铭文的质感。恰好一朵桃花悠然飘落下来,诗歌一般落在它的上面。“桃花”,“桃化”,花化为果,花也化育了一方文明。我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桃花了。

不远处忽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当地朋友说,那儿是桃博园,古楼桃园最核心的部位,里面娱乐项目更多,是“桃花节”最大的舞台。花开以花为节,果熟以果为节,花和果便不仅仅是花和果,是繁荣经济、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了。我们赶到桃博园的时候,果然台上演员劲歌热舞,台下群众挥手摇曳,台上台下,动感呼应,节奏欢快,人人都是舞者,个个都是歌手,四处桃花在阳光下起伏奔跑,整个桃园俨然天地间最热闹的舞台了。

我们身处其中,也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广场舞盛行的年代,个个都跳得有模有样,汗水没多久就出来了,大家脸上都洋溢出“桃之夭夭”的笑容。

再远处山坡上有白墙黑瓦的房舍,国画般缥缈在火红的云霞上面。“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朋友说,那里是“月亮湾”,我们中午就在那里“吃土菜,享乡愁”。“月亮湾”,多好听的名字,不禁让我想起“万树桃花月满天”的诗句。从色彩上看,桃花属火,有阳刚之美;月亮属水,有阴柔之美。走进“月亮湾”,果然有古朴清雅的风格。山下桃花映照了天空,身边零星的桃花、素白的梨花,让我们身处“桃红梨白”之中,成就了经典画面。

“月亮湾”老板姓张,是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他笑着说,桃花开了我们要挣一波钱,桃子熟了我们又要挣一波钱。他说“一波”的时候,我看到了他幸福的眼神,也再次看到桃花一波又一波向我们涌来。

--> 2025-04-15 何源胜 1 1 成都日报 c147659.html 1 走进古楼桃花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