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16日

成都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

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5日,由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大会上,《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3个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打造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从实施重大战略牵引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实施强链补链提能行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实施应用场景加速行动、实施要素共享共用行动、实施产业生态优化行动、实施区域协作共赢行动八个方面给出了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全市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掌握卫星平台及载荷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卫星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卫星应用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强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商业航天标杆城市,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区域一流的商业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应用场景示范地和产业生态新高地。

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研制200颗商业卫星能力,建设5个以上商业航天特色产业园区。2027年,全市商业航天领域链主企业达到7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0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12家以上。

打造商业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持续加强。2027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4个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项以上,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省级、行业、地方标准10个以上。

打造成效显著的应用场景示范区。商业航天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全面赋能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大众生活。2027年,全市开发新产品达到400个以上,打造创新应用场景70个以上,评选可供全国推广的应用场景示范案例14个以上。商业航天高端人才、金融资本、中介机构、数据要素等资源加速集聚。2027年,全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突破35人,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突破30家,全市投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

发布城市机会清单

推动机会共享、场景共建、协同发展

会上发布的《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蓝皮书(2024)》显示,2024年,全市商业航天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已集聚企业170余家,入选泰伯智库《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7家。

发展商业航天,成都市场主体实力雄厚。“链主+链属”梯队构建形成,全市入库商业航天企业176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上市企业7家,7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排名全国第3。深度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天奥电子、航天烽火、迅翼卫通等支撑天舟六号、长征七号、神舟十九号等国家“航天工程”;国星宇航入围国家“探月工程”载人月球车研制任务、成为唯一入围民营卫星制造企业;中电科10所拥有西南地区唯一北斗短报文终端产品入网检测资质。

大会还同步发布了《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城市机会清单》。本次机会清单围绕卫星赋能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共发布场景供需信息266条,其中需求信息43条、供给能力223条,通过释放城市场景机会,推动成都商业航天机会共享、场景共建、协同发展。

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上,北京融为卫星互联网通信系统研制基地项目、青羊蓝星光域西部区域研发运营总部项目、遥感数据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战略合作项目签约落地。从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到园区与企业的深度携手,充分展现了成都商业航天产业生态的融合性,标志着成都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和生态构建等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制图 江蕊松

--> 2025-04-16 李艳玲 成都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 1 1 成都日报 c147675.html 1 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