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22日

在贺麟故居观雾

贺麟故居。

□田闻一

有言“蜀犬吠日”,是说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冬日漫长;好些时日,阴雨绵绵,连月不开;待到春和景明之时,游荡田间的狗,猛然见到春阳灿灿,因为不认识,感到惊奇,或许还有欣喜,都要狂吠。

这样的日子,在一望无边,二望无际的成都平原上,离成都30多公里的金堂五凤古镇,更有一种别样的神奇。这里浓荫耸翠,四面环山,中有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四周均匀摆布着五条风姿绰约的小街:金凤、青凤、白凤、草凤、小凤。站在高处朝下一看,五条叫凤的小街真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每根翎毛都闪闪发光。

大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专家、翻译家贺麟((1902年—1992年)的故居离五凤古镇约有3公里。

在成都年末多雾的时节,我特意去贺麟故居观雾。

为什么我要去观雾?首先是不懂哲学的我觉得哲学有点玄,《现代汉语小词典》对此的解释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其实是成都冬天多雾,山环水绕的五凤更是。另外,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贺麟故居的雾,对大哲学家贺麟从小到大,有些什么影响?

贺麟故居很是幽静,由三个并列的院落组成,典型的川西民居式样。主体建筑占地约一千平方米,都是老房子。故居一角的小楼可以住宿。我放下简单的行李,便很有兴致地四处细细打量起来。这些老房子是1783年修建的。贺麟故居的老房子与我所见过的老房子都不同。在我见过的老房子中,包括气冲斗牛的故宫中那些皇室住过的房子,无不院墙高、窗户少或窗户逼窄,室内光线昏暗。而贺麟故居则大不一样,墙都不高,3个院子都很大。故居一共有4个陈列室。

最引人注目的是“贺麟生平事迹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贺麟先生平生一些重要的、极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极珍贵的手稿;我注意到其中的四句话:“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心为物的本质,物为心的表现。” 这四句话,显然是其中之精髓,高度概括了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言简意赅地对深奥的哲学作了通俗的阐释,也可以说是进入高深的贺麟哲学的一把金钥匙。

我去的这天是个少有的晴天。晚上,天幕上有些微的星光,让贺家大院呈现出一种“星垂平原阔”的疏朗感。贺麟考上清华大学,出川之前,先是在五凤镇读小学,然后到成都读中学;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大部分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我想,在这样的屋子里读书,肯定是可以读出上进和阔大的。

不意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发现天气大变:窗外白雾茫茫,成了一片流动的雾海。我久久伫立窗前,仔细观察窗外的景色。昨晚葱翠的远山近树、风动时婆娑多姿的竹林、“星垂平原阔”的院落这时全都不见了,全为雾海所包容遮没。四周很静。我能觉出浓雾在窗外树上浓密的树叶上凝为露珠,露珠在窸窸窣窣往下滴落。俄而,浓雾在时光的催促下开始变形,有的像奔马,有的像坐佛……继而,散淡变形的浓雾好像听到了一声集合号,迅即消逝。贺家大院在寥落飘散的雾罩下,好似琼楼仙阁。很快,窗外的景色又恢复了昨天的原样原形。

这样的浓雾、这样急速的变幻变形,还有露珠悄然滴答的声音,不禁让我感动。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深邃、广漫、富有层次、急速变幻、回环宛转的雾。连绵起伏的白雾,丝丝、缕缕、片片,如同绵绵不绝的温柔波浪,轻轻拍击着我的心扉。我有点伤感、有点迷醉,又有点奇妙的喜悦,体会出一种非凡的变幻美、深邃美。

我想,少年时的贺麟,一定在故居多次看到过这样的雾。他对故居雾中呈现出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应该有深切独到的体会;这会在他以后的哲学研究中融会贯通。

毫无疑问,贺麟故居的雾,是养人情怀的,也是锻炼眼力、提高辨识力的,会成为贺麟生命中一种带诗性的东西。他一定就是将这种对雾的认识、辨析、感悟,从故居五凤带到成都,又从成都一路带到清华大学、带到美国奥伯林学院和哈佛大学,带到德国柏林大学……故居的雾,对他的一生,肯定大有裨益。

--> 2025-04-22 田闻一 1 1 成都日报 c147960.html 1 在贺麟故居观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