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24日

在成都329家农贸市场构建起阅读场景

“菜市书屋” 蔬香伴书香

市民在“菜市书屋”阅读。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在成都,22座藏身菜市场的“菜市书屋”同步开启亲子共读、图书漂流、文明宣讲等特色活动,让市井“烟火气”浸润书香。市民穿行于菜摊与书架之间,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触摸城市文化肌理——这些散落于街巷的阅读空间,正成为“书香成都”建设的生动注脚。

菜市里升腾起“书香”

蔬香连着书香,阅读融入日常。23日,在成都高新区三瓦窑益民菜市东苑店内,海鲜摊主蒋毅结束午市后,如往常一般走进摊位旁的“菜市书屋”。他翻开一本水产养殖书籍,边读边记着笔记。

世界读书日,武侯区玉林综合市场“菜市书屋”举办了一场温馨的亲子共读活动,玉林社区居民母丽蓉和9岁儿子围坐在阅读角,阅读科普读本《灰尘的旅行》。这座60平方米的书屋,划分出儿童区、休闲吧台等空间,每天开放12小时。母丽蓉感慨:“孩子在这里读书,我们放心又省心。”

菜市书屋的“人气”源于其精准定位:既为居民提供碎片化阅读场景,又解决商户子女托管难题。“书屋让孩子有了安静写作业的空间,还能阅读课外书增长见识。”大邑县东门综合市场“菜市书屋”的摊贩高阿姨说。

倡导文明新风的“实践站”

菜市书屋不仅是阅读场所,更被赋予了多元社会功能。23日上午,“青讲文明”宣讲队讲师蔡晶娟支起白板,在市场一角开起了健康课。20多位居民围坐,有人拎着菜篮、有人系着围裙,目光跟着蔡晶娟手中的免洗洗手液移动。“搓手别糊弄,得唱两遍生日歌才够时间!”她边演示边说。

在成都高新区蓓蕾社区的“搭伙儿CHAOS”书屋,两层空间融合了阅读、共享办公、咖啡吧和都市农场。市民任清惊叹:“这里既能看书,又能办公、看展览,完全打破了传统菜市的概念!”

从传播健康知识的“微课堂”,到融合办公、展览的“跨界空间”,再到倡导文明新风的“实践站”,这些散落于菜市场的书屋,让阅读空间升华为凝聚社区共识、传递文明理念的基层治理枢纽。

多元运营让书屋持续“保鲜”

截至目前,成都累计有独立建设的菜市书屋70家,并通过资源统筹方式将菜市场附近300米内的259个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纳入阅读服务体系,在全市329家农贸市场构建起具有“烟火气”和“书香气”的“菜市书屋”阅读场景。

如何让书屋持续“保鲜”?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正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延伸、社群共创等方式探索多元运营模式:如金牛区通过文明办牵头、企业协办,联动学校、公益组织捐赠书籍,半年轮换更新;天府新区梦溪邻里集市书屋提供应急药箱、无线网络等便民服务,释放“阅读+”价值;蓓蕾社区引入社会组织运营,以市场化手段打造“城村窗口”,引入地方风物与文化展览,增强吸引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受访单位供图

--> 2025-04-24 泽登旺姆 在成都329家农贸市场构建起阅读场景 1 1 成都日报 c148028.html 1 “菜市书屋” 蔬香伴书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