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24日

同题共谱“拥军曲” 军民共绘“同心圆”

金堂县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抗美援朝老兵开展“学党史 敬英烈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讲。

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诗山画水地,钟灵毓秀处。金堂,有光荣的红色基因、悠久的革命传统,是兵源大县、优抚大县,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的家乡,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走进金堂,目之所及从不缺少厚重历史与民族记忆的元素。在金龙镇高升街50号,名为“星光·1953”的红色空间里,沉浸式戏剧接续上演;在县城双拥共建主题公园红色文化长廊上,市民游客驻足端详人民军队在党领导下的成长历程;毗河边上的双拥公园,几个学生正在了解国防军队知识,阅读全军十大英模的英雄事迹……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或荧幕上的画面,而是触手可及、可感可知的真实场景。

“看到剧中战士与母亲告别的场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入伍当兵与家人告别的画面。为了我们的国家,每一名军人都会义无反顾地舍弃小家,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演出现场,一位观众感慨地说。

以红色阵地为引,让双拥精神根植于寻常百姓内心,外化于行,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金堂县位列其中,连续三届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

机制强引领 跑出拥军“加速度”

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有良好的环境,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单设双拥办和双拥室、规范成员单位和镇(街道)双拥工作推进组、设置200个村(社区)双拥工作。一直以来,金堂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纳入党政军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政绩考核,将双拥工作写进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的组织机制也在进一步优化。”金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金堂县双拥工作年度工作计划》《金堂县常态化联系驻县部队工作方案》,县级各单位常态走访、全面帮扶,同时保障改革急需、备战急用、官兵急盼,促进双拥共建具体化。

有力量、有保障、有制度,不断探索创新拥军新机制,一系列成果跃然纸上:为驻县部队划拨土地、进行营院改造、平整训练场地、建军营图书馆,为边防连队新建富氧阳光房。军地联合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送立功喜报,上门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悬挂光荣牌。组织“送法律、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进军营等活动200余场。每年高标准完成征兵任务,金堂兵员数量、质量常年排名全市前5,连续5年获评成都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完成9个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基层武装部融合共建,在全省首个实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车。

服务优保障 赓续军民“鱼水情”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广大军人军属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金堂县委、县政府和金堂人民始终对军人军属“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保障,解决好军人军属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军人军属切身感受到“从里到外的温暖、从头到脚的光荣”。

拓宽“后路”,让部队官兵不为退役安置担心。金堂县坚持转业军官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军士100%安置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为了满足退役军人多元就业需求,先后打造2个退役军人双创孵化基地——成都鑫中天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金堂县金阳双创孵化基地,已成功孵化45名退役军人创业,吸纳退役军人稳定就业430名,进行种养殖业培训300余名,精准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家庭100多个。

扶持“后院”,让部队官兵不为家属子女忧心。2020年以来,金堂县协调帮助有就业需求的随军家属100%就业,解决驻县部队军人子女入学83人,为所有符合条件的驻县部队随军家属购买“惠蓉保”,推动军人家属就业就学医疗保障需求100%实现。

保障“后方”,让部队官兵感受职业尊崇。金堂县于2021年建立成都首家退役军人健康医疗服务医院,2024年成功签约第二家,医院开通退役军人就医绿色通道,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将全县退役军人纳入“一站式”全程医疗服务。专门设立200万元困难退役军人援助基金,帮助因病致贫退役军人渡过难关。同时,探索建立“一心两站多点全覆盖”退役军人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退役军人养老服务点169个,覆盖16个镇(街道)、3072个村(居)小组,实现了全域退役军人养老无忧。

社会化拥军方面,在全市创新成立社会企业拥军组织——金堂县百企千店拥军联合会,已发展会员企业87家、门店会员246家,经验在全市全面推广。

驻金堂部队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与地方结对共建硕果累累。建立军校共建机制,驻县部队与县内6所小学签订双拥共建协议,持续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进校园、学生军训等活动,每年捐款13万余元,累计资助32名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部队官兵深入福利机构、小区院落,开展共建双拥林、“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4年来为困难群众捐赠款物30余万元、义诊1800余人次,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民筑根基 打造双拥“风景线”

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作上,多名军人伸出双臂围成一个圆圈,圆圈内,几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笑容灿烂——这是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七年级学生心目中军人的样子。在今年初开展的“从春天出发 与雷锋同行”学雷锋活动中,这幅画和许多份贺卡、慰问信、慰问品一起,送到了驻县部队官兵手中。

突出人民群众在双拥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金堂常态化开展双拥工作进军营、进机关、进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打通双拥工作“最后一公里”。“全县已建成双拥宣传阵地10个,固定宣传标语376处,全县双拥阵地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打造的“星光·1953”红色空间和“戎耀金堂”红色宣教中心运用全景敞视、实景仿造、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观众营造高度逼真的历史场景。此外,通过新建烈士纪念广场、双拥共建主题公园,提质改造县烈士陵园、双拥街、双拥公园,构建立体多元丰富完善的双拥宣传体系。

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金堂县在全市第一个成立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红色宣讲队——“金讲堂”老兵记忆红色宣讲队,吸纳退役军人、现役军人、优秀中小学生等红色宣讲员84名,进行系列主题宣讲300余场,受众达20万人次。纵深推进国防教育进校园,先后在金堂三幼、金沙小学、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金堂中学、金堂职业中学、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打造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金堂中学和金堂职业中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西南航空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实现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国防教育示范全覆盖。驻县部队主动参与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深化军校共建,每年组织军营开放日活动10余场,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升国旗仪式、国防知识讲座等活动,年均覆盖学生上万人,让红色精神在金堂永续传承。文/陶明轩 图据受访单位

--> 2025-04-24 金堂县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1 1 成都日报 c148039.html 1 同题共谱“拥军曲” 军民共绘“同心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