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印
历时4年的“仅退款”,走到了终点站!4月22日,包括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在内的主要电商平台修改售后规则并征求意见,明确平台不主动介入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部分平台预计新规4月30日生效。
在传统退款方式中,自行包装商品、联系快递寄回、承担一定运费,整个过程耗时费力,让消费者疲惫不堪。2021年,拼多多推出“仅退款”,只需消费者在线提交申请,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迅速收到退款。
这项差异化的售后服务,让拼多多得以迅速崛起。数据显示,在推行该政策后的一段时间内,拼多多的用户复购率明显增长,消费者对平台售后服务的好评率大幅提高。看到拼多多从红海突围的逆袭神话,2024年,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集体拥抱“仅退款”。
从独家使用到集体拥抱,“仅退款”的初衷是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改变过往退款的烦琐流程,促使商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这项政策却异化为部分消费者恶意套利的工具。比如,有消费者以商品色差、轻微瑕疵等主观理由进行申请;更有职业“羊毛党”瞄准“仅退款”的规则漏洞,授课牟利。
据媒体报道,有商家跨省千里只为追讨被“仅退款”的9.9元短袖;更有商家遭遇自家1400元的挂壁洗衣机被成功“仅退款”,理由是墙壁无法安装挂壁零件……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2024年,电商平台日均拦截不合理“仅退款”超过40万笔。“羊毛党”的泛滥还引发连锁反应,轻则商家自认倒霉,重则将商业纠纷升级为社会矛盾。
曾经被包装成“消费者至上”的“仅退款”服务,如今变成了用户体验外衣下,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残酷的流量争夺和利益博弈。这样的内卷式竞争,必然无法满足各方诉求,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环境。因此,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随着电子商务在促消费、稳外贸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商平台理应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激励良性竞争与合作,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为买卖双方求得最大利益公约数。
电商生态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共荣方能俱荣,一损带来全损。未来,电商平台要吸取此前政策的经验教训,严把商家资质和门槛,重构流量、利益分配机制。只有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共赢,电商行业才能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