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由成都市水务局主办,成都日报社承办的“锦宝‘游’蓉城”再次启程。本次活动以“踏春寻水”为主题,相继进行主题课与研学游活动,搭建起一座与自然亲密对话、与城市水脉深度交融的桥梁。
本次主题课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以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增强学生们对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文明的意识。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传统四大堰工技术传承人、都江堰水利工程专家黄晓川,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揭开了都江堰这一古老而伟大水利工程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拥有2281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堂课,深刻认识到了水资源的珍贵和节水的重要性,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锦江之畔,活水公园悠然栖息在城市一隅。“锦宝”们怀揣着期待,走进了这座镶嵌在城市中的绿色“明珠”。
踏入位于公园的水情教育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水世界。水分子LED发光柱闪烁着柔和而灵动的光芒,似在诉说着水的神秘故事;随处可见的多媒体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关于水的知识影像,将抽象的水文化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数字触碰联动体验装置更是让“锦宝”们跃跃欲试,轻轻一点,便能开启一场关于水的奇妙探索之旅。整个展馆水元素满满,科技感十足,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瞬间吸引了“锦宝”们的目光。
进入九道堰水无界研学基地,“锦宝”们瞬间被馆内色彩纷呈的科技屏幕与趣味十足的互动设施所吸引。在这里,讲解老师将川蜀文明与千年治水渊源娓娓道来,以多样形式展现了成都如何进行流域治理,践行蓝绿融合的生态理念。
在互动手工环节,“锦宝”们进行了盐水动力小车实验与生态瓶的制作。通过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以及电流驱动电机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