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28日

新技术新场景层出不穷,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实现“双千突破”

成都: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2024年

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破千亿元、相关企业破千家,实现“双千突破”,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二方阵、西部第一

2025年

成都力争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

近日出炉的成都经济“一季报”,有一份数据引人关注——一季度,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数据背后,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产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数据是整体的反映,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的“体感”则更加生动真实。近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组织了一场央省市媒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行调研,紧锣密鼓的调研中,记者在一家家只争朝夕、奔涌着强劲创新动能的成都企业中感受到,人工智能(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正在走向深度融合,助推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向新向好。

新技术新场景

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在天府软件园,成都晓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研大语言模型“晓模型XPT”为核心,实现“人工智能+语言”商业场景的新应用。一个直观的案例是,去年“双十一”期间,晓多科技凭借电商客服机器人,助力艾玛科技集团以30人客服团队撬动3亿元营收。

“去年,‘晓模型XPT’成功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成为‘智能客服’领域首家获得此项认可的公司。我们的业务已拓展至B端和C端,智能产品涵盖智能客服、客户体验管理、服务代运营等板块,业务覆盖中国、东南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晓多科技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岳兴明介绍说。

人形机器人智力与决策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大脑”。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部署的端侧大模型,让机器人“大脑”实现了显著进化——能够听懂指令、自主思考、精准规划并迅速反应,从而更加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

“今年1月,我们联合高通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完全基于高通SoC的端侧多模态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通天晓’。”当调研团队来到阿加犀智能科技,公司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高布春让“通天晓”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情况。在介绍完后,“通天晓”还向大家表演了唱歌、舞蹈,引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基于核心技术实力,目前,阿加犀已经与高通、金佰利、京东方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安谋科技、广和通、美格智能、联想、优必选等数十家上市或头部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在成都七中,行者AI带来的AI音乐教育平台、AI美术实训室,为老师、同学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例如,AI诗歌作曲,同学们可以以唐诗宋词作为歌词原型,AI自动演唱、编曲、混音,可以让学生零门槛轻松进行旋律编创,一站式完成独一无二的国学音乐作品。

“相关产品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多地广泛应用。此外,我们在文旅、游戏、影视等场景也有应用落地,比如与成都博物馆合作打造‘珠宝沉浸交互式数字展’‘皮影数字沉浸式互动展’,参与成都大运会主题曲创作《在四川·绽放梦想》。”行者AI创始人、CEO尹学渊透露。

新动作新期待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站在兴隆湖边远眺,一幅生机勃发的初夏图景跃然眼前,正如一家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正在向“新”而行,蓬勃向上。

湖边的科创生态岛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机器人帮忙制作咖啡、在田间地头除草……未来场景正在加速走进现实。

“不久后,我们将面向消费者领域推出文旅机器人‘镗钯’,应用于自主安全巡逻、文旅场景智能导览等场景;明年我们计划推出二代轮式双臂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养老等场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洋向大家透露出公司的下一步计划。

作为AI数字创意视觉内容制作和服务平台,由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Fotor,被英国BBC科技频道形容为“Photoshop的后继者”,还上榜德勤中国高成长高科技企业50强榜单。

这款图像图形处理应用,在全球超过5000个AI应用中用户数排名前25,全球用户数已超6亿,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近日,OpenAI的GPT4o发布图像处理功能,在全球爆火,这些功能中很大一部分Fotor早已提前布局上线。这带动公司全线产品流量暴涨,全线产品单日新增用户超过500万,单日生成/处理图片和视频请求超过1000万次。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中继续破浪前行!”在青羊区泰丰国际广场的办公楼内,恒图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韬向大家介绍说。

一路调研,“创新”“场景”成为企业家们口中的高频词。在此之下,他们对产业发展、企业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近年来,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就在调研当天,国内知名经济智库、工信部下属智库机构“赛迪顾问”在北京发布“2025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TOP100”榜单,成都华鲲振宇、创意信息、数之联、考拉悠然、恒图科技5家企业上榜,数量排名全国第5。

正在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成都,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破千亿元、相关企业破千家,实现“双千突破”,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二方阵、西部第一。今年,这座城市也有新目标:力争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 2025-04-28 李艳玲 新技术新场景层出不穷,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实现“双千突破” 1 1 成都日报 c148178.html 1 成都:AI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