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29日

成都到慕尼黑:跨越8000公里的“创新龙门阵”

紧接01版 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成都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创新成都释放的机遇,吸引了与会人员的关注。会议现场,德国新能源企业LuvSide GmbH在听取成都推介后,特别询问道:“中欧班列和综合保税区能提供哪些具体服务?这关系到我们未来与中国开展贸易合作的关键环节。”

“这不是单向招商,而是双向赋能。”德国巴伐利亚创新中心能源与建筑行业负责人奥利弗·迈尔教授强调。他特别提到成都的“产业生态”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结合点——“你们的生态场景+我们的高新技术,可以共创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

在交流会上,新都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分别介绍了区域发展优势,将共同发挥成都智能制造优势,打造中德创新合作新高地。

双向赋能、收获满满

现场达成18项合作意向

在路演环节,中德科技学术协会秘书长邓仕禹重点介绍了协会“中德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同时特别提出未来计划在成都设立西南办事处,加速德国科技成果来蓉转移转化。

同时,中德科技学术协会与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署关于在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积极促进成都与德国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的国际合作。

现场,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集成电路研究所与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集成电路研究所代表勒内·杜克勒重点介绍了mioty物联网通信技术,该研究所将与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开展合作,把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多参数在线检测,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杜克勒先生表示:“通过本次交流,我们深刻感受到成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成都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mioty技术的本地化应用提供了理想条件。”他透露,研究所已与成都吉瓦特科技就物联网技术合作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将共同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对于双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在蓉德企业1对1洽谈环节,50余家德国机构及企业与10家成都科技企业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技术转移转化等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洽谈,现场达成18项合作意向。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现场与德国科研机构就储能技术、碳足迹管理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面对面交流效率远超预期!”研究院院长助理吕岚春表示,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成都的产业化能力高度互补,双方计划继续深入交流,联合申报国际技术示范项目,合作打造“中国技术+德国标准”的示范项目。

弗劳恩霍夫电子微系统和固态研究所商务总监克里斯蒂安·里舍尔表示:“通过此次与成都代表团的深入交流,我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令人瞩目的创新活力、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期待有机会尽快能赴成都实地考察,进一步探索合作机会。”

“未来,我们将以6月在蓉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为契机,邀请德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来蓉考察访问,持续深化与德国在技术转移、联合研发及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多‘成都造’与‘德国技’跨界融合。”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文/图

--> 2025-04-29 黄雪松 1 1 成都日报 c148236.html 1 成都到慕尼黑:跨越8000公里的“创新龙门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