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4月30日

大力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刘宗灵 岳明霞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稳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稳企业家”,“稳企业家”是“稳企业”的重要基础;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突出特质的集合,重点体现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视野开阔、追求卓越等方面,同时在道德、社会价值等层面有着更高的追求。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新征程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我们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同时也要为企业家健康成长和干事创业筑牢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解读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企业家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而是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远大抱负、自身的发展愿景与祖国繁荣发展相结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从近代张謇、卢作孚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爱国企业家,为国担当的壮举史不绝书。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任正非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家,把报效祖国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充分显示出民营企业家们把爱国作为自己的至高准则,家国一体观念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鲜活的体现。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底色。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关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企业家们以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开拓创新,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主动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呼应,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制约我国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助推我国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诚实守信,义以生利,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企业家自觉遵循的价值航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通过诚信守法经营与坚守契约精神,企业家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信任与尊重。这种信任不仅体现在市场选择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地位,更能在长远发展中,为企业铺设一条稳健前行的道路,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走实走远。

忧国忧民,以人为本,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企业家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担当社会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让群众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企业家在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及福利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工作团队。还要基于自身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为教育、环保、公共卫生等社会公益领域贡献力量,展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企业家不可或缺的国际视野。近年来,国际社会动荡,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有所体现。具备全球化的战略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问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与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尊重差异、促进文化碰撞、交流、合作与融合的过程中寻求“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的共赢局面,已成为当代企业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现实需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及其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从要素密集型增长模式迈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战略导向下,亟待从对低成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高度依赖中抽离,转而依靠科技创新这个强劲的驱动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开拓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激励着企业家群体勇立时代潮头,敢于探索未知,勇于实践创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创新潜能与创造活力的全面释放,加速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构成了严峻考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更要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风采与担当。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企业家具有全球化的视野,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企业家精神的引领下,民营企业将在新征程中,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更大贡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核心在于从根本上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确保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稳固。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既蕴含了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又包含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成为激励企业家毅然决然地支持科研事业,引进先进研发设施,推动深度技术研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逐步攻克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难关,将核心技术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举措

一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现政商沟通的畅通无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也是践行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战略选择。为深度实施政商“亲”战略,领导干部应当秉持开放包容、主动服务的理念,积极承担起为企业打造优质发展环境的责任,通过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精准对接并有效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与挑战,从而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与创新活力。同时,政商关系的“清”同样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必须严守公私分明的原则,避免与企业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确保企业能够专注于自身发展与建设。此外,实现政商沟通的机制化、常态化与高效化,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政策透明与企业诉求的有效对接,亦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有助于实现政府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

二是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其本质乃是一种法治经济,它强调在规则的框架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与潜能、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必须要构建一个健全、完备且行之有效的法治保障体系作为坚强后盾,从而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法律框架内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心无旁骛干事业。法治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更是确保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以及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对企业家辛勤劳动和创新成果的充分尊重与肯定,亦是激发其创新潜能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促进企业家精神的激活与持续发扬。

三是营造尊崇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企业家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必要条件。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承担起对企业家精神内涵深入解读的责任,明确其核心价值与导向意义,为企业家精神的激活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其次,媒体要加大对展现企业家精神案例的报道,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案例,彰显企业家的智慧与胆识,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职业荣誉感和自我价值认同感。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需积极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效用与价值,通过表彰和宣传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繁荣及民生改善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树立他们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激发更多人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5-04-30 1 1 成都日报 c148317.html 1 大力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