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陈
从DeepSeek成全球“顶流”,带火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到“天工”获半程马拉松冠军,具身智能加速落地……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频现亮眼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深刻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两个“年轻”一语中的,既点明了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阶段特征,也对年轻人投身人工智能事业寄予厚望。
年轻,意味着成长性,前途广阔、机遇无限。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也是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实现了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但也需看到,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短板就是着力点、弱项就是攻坚处,这项年轻的事业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
年轻,也意味着新兴性。一方面,万事开头难,人工智能是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扶上马、送一程非常重要。要综合施策,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路径,全方位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源要素与优质的创新环境。
另一方面,新兴性也指向某种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竞相发展,但与此相伴的伦理争议也从未停歇。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是一体两面。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方能牢牢把握治理主动权。
从“年轻的事业”到“年轻人的事业”,一字之差所强调的是: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可以说,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人工智能发展的水平与潜力。要持续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年轻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是基础支撑,也是关键变量。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新兴领域与行业风口,也将为年轻人干事创业、实现理想提供广阔舞台。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持续夯实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年轻的事业,充满希望;年轻人的事业,奋斗以成。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类数字文明新时代曙光初现,年轻一代当锐意创新、矢志突破,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让世界看到今日中国“年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