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02日

县域“小城”何以成为旅游热门?

□马玉宝

“五一”出游,选择哪里?从今年各个旅游网站的趋势来看,北上广深以及成都、重庆、昆明等传统旅游热门目的地热度仍居高不下。另一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县域旅游,江苏溧阳、浙江安吉、山西隰县……各种非传统旅游胜地的小城开始被“看见”。

从热门旅游地的持续火热,到各个小城逐渐成为热门,“热”中更有原因——交通网络的完善、旅游观念的变化、县域场景的开发……每一个因素,都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更能看到协调发展的生动缩影。

县域旅游的走红,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覆盖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且仍在延展、织密、提速。这也意味着,县域作为连接城乡的枢纽,既具备乡村的特质,又能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设施。

游客能够快捷地到达只是第一步,旅游特色,也是必须深挖的点。在全域旅游的新格局下,游客对差异化、小众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提升,对“体验”的追求已远远超过“到此一游”的单纯打卡。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在于对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等差异化资源的充分开发。

在这一点上,传统旅游城市在推陈出新。例如,成都就通过创新场景,打造雪山徒步、云端咖啡、国潮巡游等更具时代感的消费体验,描绘文旅新地图。在一些县域城市,则更在于“精”,做好拳头产品,再进行延展。例如,湖南浏阳深耕“花炮之乡”非遗IP,举办多场沉浸式焰火秀吸引游客;山东曲阜以孔子故里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开发“祭孔大典”“孔庙开笔礼”等沉浸式体验。

场景创新,能够有效地带来流量,但要把流量真正变“留量”,也考验各地的协调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例如,大城市与周边的区(市)县如何更好地进行联动,县域之间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位来实现优势互补而不是彼此掣肘,都需要精准地设计和规划,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才有助于形成合力。

更多游客的到来,也对县域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配套设施要进行完善,各项服务要优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都要跟上,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更有“想头”,有“预期”还有“惊喜”,才能实现初衷,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文化游、美食游,再到生态游,县域“小城”正生长出更多增长点与可能性。当更多“小众风景”进入“大众视野”,带来的不仅仅是文旅产业的变革,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更多场景的出现,促进的是内外消费的良性循环,也激发着创业创新活力。

从大城到小城,从打卡到休闲再到体验,文旅产业“大小齐抓”、点面结合,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具潜力的未来。

--> 2025-05-02 1 1 成都日报 c148370.html 1 县域“小城”何以成为旅游热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