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04日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工程师周斌成:

“搞创新,一定要扑到一线去”

工作中的周斌成(中)。

驱车抵达都江堰市,踏入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的大门,与机床厂的每一位员工一样,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斌成身着统一的灰色工作服,站在一楼大厅向记者招手。透过窗户的阳光,洒落在他胸前的“劳模勋章”上,熠熠生辉。

投身机床行业三十载

用一份热忱铸就匠心

1991年,国家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中专学生实行“统招统分”,加之宁江机床厂(普什宁江前身)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种种原因使然,周斌成踏入了宁江机床厂的大门。殊不知,这一步不仅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更用长达三十余载的时间练就了一颗匠心。

在机床行业这个技术密集型领域,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周斌成深知这一点,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2002年,成都某科技公司急需加工菲涅尔透镜模板的超精密机床。当时,该类机床仅有丹麦、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周斌成带领团队历时10个月攻克了超精密主轴、真空夹具、真空吸尘等8项关键技术。最终研发的NJ-K023超精密数控车床,性能指标超越进口设备,价格仅为进口的1/3,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不止于此,长期从事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和FMS柔性制造系统设计工作的周斌成独立设计开发出40余种新产品,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层出不穷的背后,这位“全国劳模”有什么秘诀?“哪有什么秘诀,创新背后只有从办公室到生产车间往返的脚印;只有多次拜访客户收集的市场痛点;只有反复验证、修改的产品图纸……”

“搞创新,一定要扑到一线去。”周斌成口中的一线,既是市场一线,也是生产一线,还是国际一线。他解释道,做产业创新不是盲目创新,需要以即时的一线市场反馈作为创新的“靶点”,以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提升的国际先进水平为导向,开展系统化的创新。

“一个新机床产品的研发,通常我们需要经历上千次的工程运行试验。”也许,进行上千次的试验,只是他作为研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日常罢了。

坚守工匠初心

“传帮带”培养技术人才

其实,对于这位“全国劳模”来说,机床设计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热爱,一种追求。他享受着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享受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成就感。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成长和进步。”从一个零部件设计员逐步成长为首席工程师的周斌成,自然知道人才培养和行业传承的重要性。他累计教授徒弟10余人,目前均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师傅在工作中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从不放过我们设计中细小的错误,经常给我们讲工程师‘一笔千金’的道理。”周斌成徒弟赵周杰告诉记者。

三十余载初心如磐,从青丝到白发,周斌成用岁月的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纳米级加工精度发起冲击,以匠人之心铸就国之重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摄影 张青青

--> 2025-05-04 黄雪松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工程师周斌成: 1 1 成都日报 c148408.html 1 “搞创新,一定要扑到一线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