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06日

能降解就不算垃圾?实则是生态的隐形威胁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出游热潮席卷全国,帐篷露营、爬山采摘等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备受青睐。人们在山水间尽情舒展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记者观察到,大家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文明旅游也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做到在踏青露营的时候,准备好垃圾袋,带走果皮、玉米棒以及卫生纸等垃圾,用行动做到时下提倡的“无痕旅游”。

但也有很多游客不理解,把塑料袋、塑料水瓶带走就行了,那些天然的苹果皮和橘子皮为什么还要带走?卫生纸不是能降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特聘专家蒋子翰,蒋子翰告诉记者,看似“天然”的橘子皮、苹果核等,实则是山野生态的隐形威胁。户外垃圾中果皮果核占比惊人,“能降解就不算垃圾”的错误认知,正让青山绿水面临严峻挑战。

“在野外,我们随手扔下的果皮果核并不会迅速降解。实际上在城市周边环境中,苹果核需8周才能分解,而纤维更多、水分更少的橘子皮、香蕉皮需2年才能完全消失。”

蒋子翰还告诉记者,除了果皮果核,卫生纸、玉米棒等看似“天然”的有机垃圾,同样会给大自然带来诸多困扰。含漂白剂、荧光剂的纸巾需3-6个月才能降解,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水源后,会污染生态系统。野外露营时,常能看到灌木后隐藏着的“白色污染”,既破坏了风景,又可能被动物误食,危害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明旅游,守护好我们的自然美景呢?蒋子翰建议,游客在出行前应提前规划,携带足够的垃圾袋,最好选择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露营时,要设置专门的“垃圾收纳点”,避免垃圾分散丢弃。同时,将果皮、纸巾与塑料瓶等进行分类存放,到达景区垃圾站后按规定分类投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余力

--> 2025-05-06 余力 1 1 成都日报 c148498.html 1 能降解就不算垃圾?实则是生态的隐形威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