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爱看鸟的人很多。据《自然》期刊统计,2024年全球观鸟爱好者已超1.2亿人。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只鸟的气质都不相同。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观鸟”的定义是:以野生鸟类为观察对象的娱乐休闲活动。现代观鸟诞生于18世纪末。1789年,英国人吉尔伯特·怀特出版了《塞耳彭博物志》,书中观鸟遵循定点观测、严禁打扰、享受自然、交流讨论等原则,他被公认为“现代观鸟之父”。
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通道,有4条路线穿越我国,自西向东分别是西亚-东非迁徙路线、中亚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和西太平洋迁徙路线。中国已成为全球观鸟旅游的热门国家。其中最繁忙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正好经过北京。每年约有210种超5000万只候鸟经此通道,穿梭于22个国家。1996年10月5日,北京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开展了我国第一场民间观鸟活动,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的高武老师参与。人们第一次了解到野生鸟类的精彩,比如喜鹊筑巢方式是“拉、扒、压”。上课适逢大雨,课罢雨停,瞬间晴空万里,人们第一次见到了漂亮的北红尾鸲,不由得感叹:“原来野外不止有麻雀啊!”
现代观鸟诞生200多年来,已发展出数百亿美元的“观鸟经济”。全世界著名观鸟胜地,吸引大量观鸟者奔赴。比如巴西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大湿地,动植物密集度极高,旱季(7-8月)可见金刚鹦鹉、巨嘴鸟等珍稀物种。肯尼亚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是非洲首个鸟类保护区,也是世界著名的火烈鸟栖息地。纳库鲁湖水清如碧,岸边草木茂盛,湖中的火烈鸟最引人瞩目,蔚然成片时有如水上的粉红火焰,因而这里有“火烈鸟天堂”之誉,年均旅游收入高达3.2亿美元。澳大利亚罗巴克湾,每年10万只水鸟(如矶鹬、杓鹬)在此集结北迁,形成壮观的“鸟浪”。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有38种极乐鸟,繁殖季羽毛绚丽如“活宝石”。丹麦瓦登海国家公园是欧洲最大潮间带,1200万候鸟迁徙中转站,椋鸟群飞形成“黑太阳”奇观。冰岛米湖是北极圈野鸭天堂。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德云雾森林中,凤头绿咬鹃等800种鸟类栖息于原始雨林。印度那加兰邦是全球最大猛禽聚集地,每年10月百万只红脚隼经此迁徙。
传统观鸟高手,必须具备两项技能:一是大量记忆鸟类的分类特征,这需要漫长的学习积累。二是听音辨鸟。在枝叶密集的山林,大多数鸟类要靠鸟鸣来识别,因此职业观鸟者要记忆数百种鸟类的鸣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北京、连云港等地已投入使用智能识别系统,自动追踪鸟类,依据图像判别其种类,准确率高达90%以上,AI成为现代“观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