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立本)项目负责人杨女士告诉记者,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目前全部完成,新产品下线,将陆续发往全国多地。
艾立本是一家专注于生产质谱、光谱高端分析仪器的企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呼出气肺癌早筛质谱系统开发,所有产品均为企业自主研发,不久前启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为了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彭州双湖科技打造园区中介服务资源池,通过“一企一专班”的服务机制,将艾立本公司生产线的建设周期缩短了30%。
清晨6时许,彭州双湖科技园的晨雾还未散尽,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杨女士已站在厂房前。她手里攥着的一沓厚厚审批材料,正是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所涉及的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12项专业报告。
据了解,艾立本主要从事高端质谱、光谱类分析仪器的正向开发及VOCs医学诊断类产品的研制,目前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高校开展呼出气肺癌早筛质谱系统开发。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艾立本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已被应用于临床。自投产以来,收到来自全国多地的订单,这些订单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城市,预计今年业绩增长有望超100%。
随着订单持续增长,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随之启动。按以往经验,准备12项专业报告光是跑中介机构就要辗转大半个成都,可这次项目工期卡得紧,容不得半点拖延。
“杨总,园区服务群里说可以‘点单’让专业团队上门服务!”经同事提醒,杨女士在园区服务群里提交了需求。
两小时后,四川威蓝鑫诚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蓝鑫诚)的专家团队就带着设备出现在了厂房门口。为艾立本公司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正是来自彭州创新打造的园区中介服务资源池。
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彭州双湖科技专门打造了园区中介服务资源池,建立“一企一专班”服务机制。该资源池作为整合了17家专业机构的“服务超市”,将安全评价、环保咨询、职业卫生检测等细分领域的服务资源,像活水般精准引灌到企业门口。
“以前跑手续要对接五六个部门,现在园区里就有专业‘管家’,不用我们来回跑,方便太多了。”看着质谱仪及光谱仪产品顺利下线,杨女士表示,通过专业化的服务,缩短了艾立本公司生产线建设30%的周期。
“园区中介服务资源池聚集了涉及市场准入、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生态环保、生活配套等10大类不同服务的中介机构,主要为双湖科技园的企业服务。”彭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莲介绍,有了这个资源池,从企业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确保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获得相应的支持。园区企业“足不出园”就能精准对接各类服务需求,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为艾立本提供此次服务的威蓝鑫诚正是资源池中的一家。
随着资源池的搭建完成,更多像威蓝鑫诚这样的专业机构也陆续向双湖科技园集聚。据威蓝鑫诚公司副总经理唐宇航介绍:“入驻双湖科技园后,发现有很多企业可以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同时,园区定期举行的企业沙龙和座谈,也能够增加我们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中介机构的陆续加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这种集群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我们要让每个产业集群都长出专属的‘服务生态圈’。”彭州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等将投入使用,为企业提供从注册、运营到退出市场的全方位服务,确保企业在各个阶段都能获得及时、专业的支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