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乐
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这一高屋建瓴的指示,为新时代我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我们自己国情的显著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工智能能提供一套基于智能决策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为人口发展决策调整和优化人口发展策略提供形势预判和模拟分析。人工智能有助于打破教育领域的信息孤岛并弥合信息鸿沟,为优质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提供智能化平台,促进培养具有新时代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进而提升人口质量。4月1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包括“有序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场景涵盖水污染物减排、空气质量监测、垃圾收集和处理分类、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环境执法等领域。通过运用卫星数据进行土地、植被和森林利用效率分析等,人工智能为决策提供更具系统性和精准性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方案。在推动经济发展减碳转型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方式,人工智能能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升维行业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外研究界对人工智能在这五大行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升维了这些行业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适用的主要行业有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安防、能源优化等)、医疗健康(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基因组学分析等)、金融科技(风控模型、量化交易、智能投顾等)、智能制造(工业质检、预测性维护、供应链优化等)、教育学习(生成式教学、个性化学习、教学质量测评等)。
当前,人工智能升维智慧城市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显著趋势。相比此前的智慧城市,“时空智能城市”依托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城市三维空间的重建,真实还原城市空间,进而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框架条件。在城市管理方面,其最突出的改变就是基于大模型的推理预测能力和三维空间的数字孪生还原能力,提供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意图感知和策略预演。这将能满足快速响应和及时反馈的治理需求。
我国许多企业现在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升维”行业解决方案进行转型和升级。例如,青岛海尔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人工智能能源机器人实现边缘侧精准调控,包括在方案优势上支持自学习、多兼容、模块化、高安全、可拓展,为用户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源网荷储生态系统。
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科技。
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研究的范畴涵盖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现、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组合调度问题、感知问题、模式识别、逻辑程序设计软计算、不精确和不确定的管理、神经网络、复杂系统、遗传算法等。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通过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思维与行为,帮助人类工作的系统科学技术。由此可知,人工智能是为人的。故而,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就应该重在突出应用导向,着力真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让人工智能更好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大学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大学应该突出应用导向,满足校内外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的展播案例。该校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一个针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项目,为学生提供更为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打造远程在线实验教学平台到引入智能助教系统再到制作虚拟数字人教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制作、实验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系统进行课前预习,并根据人工智能助教的解答,清晰了解了所学课程的重点、难点。然后,课程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在线下智慧教室有重点地讲解。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正当其时,要重在突出应用导向,以“升维”行业解决方案等“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