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成渝地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东部新区举行。大会聚焦“共享发展、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主题,来自成渝两地的教育专家、教研机构等近200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区域教育协同机制,交流城乡教育融合的创新实践。
作为大会承办地和主旨发言单位,成都东部新区系统展示了5年来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中的探索路径和阶段成效,受到与会代表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
在大会主旨报告中,成都东部新区围绕“教育资源重构、教育公平拓展、教育生态创新、教育治理提效”四大领域,介绍了新区通过引进成都七中、石室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南中北”均衡布局的基础教育优质矩阵;新建标准化学校26所,新增学位2.6万个,有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指数优化至0.29,教育现代化达成度达92%以上。“在教育实践中,新区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沱江之畔的壮溪小学校迅速成长为“三课联改”示范校,构建“生长课程”体系,引入西南大学专家指导课题研究,打造卵石画美育课程和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城乡融合改革的一个缩影。
除了课程教学改革,成都东部新区还创新构建“集团联动”机制,纵向贯通学段、横向联动资源,常态化缩小校际差异。同时,依托“青少年启志中心”,构建“3+8+N”扶弱课程体系,建立60个学生发展支持基地,服务学生和家庭超过6万人次,获评“成都教育年度十大民生实事”。
在素质教育与数字治理方面,新区联合西南大学、成都体院等机构探索学生“身心智协同评价体系”,推广“体育校长制”,并通过“一网通办”“容缺办理”等机制,实现随迁子女平等入学。“此次大会是成都东部新区自获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培育试验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首次在国家级平台集中展示阶段成果。”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成都东部新区为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视化样本”。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谢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