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算力互联网是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重点任务要求,推动我国算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建设运行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将持续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助力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中国信通院联合30余家产学研单位,依据“先互联、再成网、同步建市场”的总体思路,以“技术试验+生态共建”为核心,开展算力互联网体系架构研究,同时会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率先启动试验网建设,面向通算、智算、超算,以及云、边、端等公共算力资源,开展三家运营商自有算力和全国分散社会算力的互联,实现用户便捷地“找调用”算力。
王志勤表示,未来将加快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在重点区域与行业部署,强化互联能力,攻关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拓展行业应用,形成示范效应,提升全行业普惠用算水平。
据新华社南昌5月17日电(记者 周圆 姚子云)
新闻分析
算力互联网是一张什么网?
何为算力互联网?这还得从算力说起。算力,通俗讲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影响着你我的生活,比如智能音箱响应用户指令、电子支付实时清算、在线购物个性化推荐、社交媒体平台的智能推荐等,背后都有算力支撑。
可以说,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水、电、燃气等公共基础资源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记者调研了解到,当下算力面临着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算力资源分散、各厂商算力资源接口和协议不统一、跨区域和跨主体调度算力能力较弱等导致算力供给不足。
具体而言,算力互联网是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将分散在各地的算力资源汇聚在网上。与水、电、燃气流动到本地不同,算力互联网是将计算任务及其数据应用传输到合适的算力资源池,并返回计算结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在互联网上根据算力互联需求,增强算力标识、感知调度等能力,形成一张逻辑上服务于算力的网。”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说。业内人士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算力资源相当于人的心脏,算力互联网可以看成是经脉,它们共同为数字经济发展“供血”。
算力互联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医疗领域,通过算力互联网支持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文娱领域,云渲染、云游戏等应用服务,通过算力互联网能够根据用户位置就近分发部署,提供流畅的服务体验……
“算力互联网的建设将加速消费级算力应用时代的到来,算力应用更加普惠、灵活、便捷。”栗蔚说。
未来,算力互联网建设的着力点在哪儿?栗蔚认为重点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动试验网落地,加快试验网在重点区域与行业部署,增强算力感知、供需匹配等互联调度能力,实现“一点接入,全算贯通”的用户体验。
——攻关关键技术,聚焦算力标识、调度、跨域传输等领域,加大科研与协同创新,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拓展行业应用,围绕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工业计算等领域,挖掘算力调度新场景,推动算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教育科研、智能制造等行业深度融合。
据新华社南昌5月17日电 (记者 周圆 姚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