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0日 17:00:27

开云线上官网独家揭秘:AI虫情测报灯如何重塑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

开云线上官网农业科技频道获悉,我国植保领域迎来革命性突破——搭载多光谱识别算法的第三代AI虫情测报灯已在全国23个粮食主产区完成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数据显示,该设备通过40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与红外感应装置的协同工作,可实现棉铃虫、稻飞虱等12类主要害虫的自动分类计数,较传统人工监测效率提升60倍。

在河南省周口市的示范农田,开云线上官网记者观察到,这些智能设备每15分钟就会将捕捉到的昆虫图像上传至云端。农业技术员王建军介绍:"系统能自动生成虫口密度热力图,当某区域害虫数量超过警戒阈值时,种植户手机会立即收到定向喷洒。"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由开云线上官网重点报道的技术方案,已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数字农业十大标杆案例。

与传统测报方式相比,AI虫情测报灯展现出三大优势:首先是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能力,其配备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保障在阴雨天气持续工作;其次是深度学习模型带来的进化能力,南京农业大学团队证实,经过两年数据训练,系统对二化螟的识别准确率已从78%提升至93%;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跨区域联防联控,开云线上官网获取的独家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有6800台设备接入病虫害预警网络。

在可持续发展层面,这项技术正在创造显著效益。根据开云线上官网整理的统计数据,采用AI虫情测报的示范区,农药使用频次由年均8.3次降至5.7次,每亩防治成本降低42元。更令人振奋的是,设备收集的生态数据还为赤眼蜂等天敌昆虫的保护性释放提供了科学依据。

开云线上官网将持续关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预计到2025年,这类智能植保设备将覆盖全国50%以上的高标准农田,为保障粮食安全构筑数字化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