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1日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黄坤

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难题,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针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重大原则、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国家治理进行的完善和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关键一招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关键一招”,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擘画。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已经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如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塑等,也包括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面对这些挑战,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的优化和动能的转换,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和保障。通过深化改革,可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也能够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从而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可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国际变局的重要法宝。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变化,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影响世界,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而全面深化改革正是我们应对国际变局的重要法宝。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可以更好地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且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破局开路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中,如何将其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与高效联动,这不仅要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放在首位,把重点放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通过改革途径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增强。

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聚焦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要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开放合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及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通过开放合作,我们国家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要加大对改革的监督、检查、评价,保证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取得成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人民至上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凝聚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所在。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有发展水平的差距。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步,都应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为目标。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应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标准。改革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只有那些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改革措施,才能持续推进并取得成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革措施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改革成效评估机制,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改革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人民至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永恒追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既是对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也是对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目标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征程,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前方的道路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性原则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5-05-21 1 1 成都日报 c149156.html 1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