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3日

别让“年龄门槛”卡住老年人

□刘金陈

想办卡却被挡在健身房门外,想租房却屡遭拒绝,想抱团旅游却要签“生死状”……老年人在各类服务消费场景中频频遭遇“年龄门槛”。

当人老了,退了休、也拉扯大孙辈,好不容易有时间、有精力,想去办卡游个泳、抱团旅个游,却发现自己因“超龄”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情形,令人揪心,也让人愤慨。“人老了就这样不受待见吗?”

但在商家看来,不是不愿意接待,而是实在接待不起。客户年纪大,一旦在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这责任可担待不起。于是,商家要么“有钱不挣”,直接拒绝给老年客户提供服务;要么提高价格或要求签署补充协议,以尽可能规避自身风险。

于是,老人空有消费的意愿、能力,却无处可去;商家面对庞大的老年客群,也不敢轻易触碰——“年龄门槛”的背后,反映的恰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迫切性。

今天,当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物质、精神生活有自己的期待,也有健身、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意愿及能力。因此,无论是站在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立场,还是出于维护其作为消费者平等交易权的角度,商家都理应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更不能因为怕麻烦、怕担责就一拒了之。

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3亿,占全国人口的22.0%;据测算,到2035年,这一比重将超过30%。可以说,在老龄化加速的当下,个别商家以年龄为门槛、“一刀切”拒绝为超龄老人提供服务,已成为发展银发经济、扩大服务消费所面临的堵点、难点。

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既要靠“市场之手”积极适应,也离不开“政府之手”主动调节。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银发经济是一片广阔的新蓝海。如果商家囿于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无动于衷,甚至闭门谢客,这无疑是与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也将错失转型发展的良机。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以更完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消除针对老年消费者的“年龄歧视”,满足老年人需要、增进老年人福祉。

另一方面,也要以更全面的制度设计,营造兼顾公平、权责适宜的市场环境。比如,可以引入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老年人在健身、租房、旅游等消费场景中的意外风险,推出相应的保险产品,以减少商家的后顾之忧。再如,可以通过税费政策、奖补措施等促进银发经济领域的服务创新,推出专门面向老年人的银龄健身房、银龄游泳馆等,在这方面,“老年人专用泳道”“银发旅游专列”就是成功的探索。

一言以蔽之,当老年人遭遇服务消费时的“年龄门槛”,被卡住的不只是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还有整个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转型步伐。要举全社会之力,多措并举一起拆掉这道门槛,毕竟老去是人生不可逆转的旅程,老年人的境况如何,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映照着我们的未来。

--> 2025-05-23 刘金陈 1 1 成都日报 c149235.html 1 别让“年龄门槛”卡住老年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