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3日

“造血”破局融资难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小微企业双向奔赴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迎着政策的春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主动将目标蓝图转化为“蜀道攻坚”的普惠实践,以“授信创新、服务焕新、科技赋新”三维驱动,正在天府大地上谱写下普惠金融的兴业新章。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200亿元,服务客户超1.3万户。

银政协同“壮大贷”浇灌科创沃土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成都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航空航天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某型紧固件的研发生产。针对科技型企业“高研发、长周期”的行业特性,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创新构建“政-银-企”服务体系,联合成都市经信局和科技主管部门,量身为该企业定制了“壮大贷”综合方案:依托“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将企业37项专利、产学研合作成果纳入评估范畴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同时引入政府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终仅用时3日便完成1000万元信贷资金投放,发挥“政策+金融”的乘数效应,助力企业攻克难题。

“无还本续贷”守护城市“烟火气”

在成都市郫都区纵横交错的燃气管网间,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的服务温度正在持续涌动。城市更新进行时,四川省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正因城市管网升级项目面临着较大资金需求,该项目关系着辖内各重点省级园区供气保障。听闻项目续贷迫在眉睫,郫都支行金融特派员黄经理主动申请驻点办公,运用“资金流+工程进度”双穿透方式,实时追踪项目节点匹配资金需求,为项目量身定制了本行“无还本续贷方案”,最终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引入工程监理数据交叉验证,仅用5个工作日便向该项目投放1000万元贷款,完成续接,确保城市管网建设“不断档”。“兴业银行的这笔贷款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补足了续贷过程中的空档期,为民生工程再添一道金融保障。”该企业财务负责人点赞道。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已通过该模式复制推广至近200家实体企业,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金额超2.6亿元。

MCN贷款解码“流量价值”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当前,成都市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商务融合创新知名城市”。如何通过“新金融”手段助力电子商务产业腾飞,是金融机构面对数字时代需要交上的答卷。坐落在成都市成华区的某文化传媒公司是一家MCN机构,凭借旗下优质的KOL资源长期稳居西南地区行业头部。在企业加快电子商务融合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开拓新赛道,但因该行业普遍为“轻资产、强运营”的经营模式,增信措施有限,企业融资遇上难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初步了解企业情况和相关诉求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组建分支联动专班多次实地赴企业走访调研、把脉定向,银企双方围绕行业特点、运营模式等要素多次深入探讨后,最终分行创新性地构建“流量价值评估模型”——以账号粉丝黏性、商业变现能力、行业影响力为核心维度,量化评估企业无形资产,有效拓展了传统财务指标作为唯一依据的授信维度。最终,成都分行仅用时2个工作日便完成200万元信贷投放,成为四川首笔基于“流量资产”的MCN机构贷款业务。

从数字新经济“云端”到民生基础设施“陆网”,从民生消费“烟火里”再到精密高科“中国芯”,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以“产品-机制-协作”的创新之笔绘就普惠金融的蜀绣长卷。下阶段,该行将深化“融资协调+”服务模式,进一步发挥集团科技赋能优势,依托“卫星遥感监测2.0”“技术流评价体系”等手段构建“政策对接—需求摸排—精准滴灌—持续跟踪”的全周期服务闭环,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巴蜀热土,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宁俐

--> 2025-05-23 宁俐 1 1 成都日报 c149245.html 1 “造血”破局融资难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与小微企业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