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5年05月26日

简阳:让文明之光 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

清晨的沱江泛着粼粼波光,两岸绿道上晨跑的市民与志愿者擦肩问好;傍晚的旭海时代商圈灯火通明,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飘出羊肉汤的香气,孩童在“五美庭院”的紫藤花架下嬉戏……

这是一幅动静相宜的动人画卷,也是简阳十年为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简阳首次获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对城市而言,这不仅是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更是对城市能级、品牌和综合实力的认可。

自2015年踏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征程,简阳这座有着“天府门户”之誉的城市,秉持着“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将文明基因深植城市肌理,让文明之花在雄州大地绚丽绽放,为城市品牌注入了全新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创建促发展、以文明润民心的蝶变之路。

战略重构中的文明实践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坐标上,简阳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视野洞察到:文明城市创建绝非简单的荣誉争夺战,而是重构城市发展逻辑的起点。

制度构建首当其冲。简阳构建起“1+10+5+N”立体指挥体系,市委书记、市长双指挥长领衔,十大专项提升行动专班协同,5个专职工作组与N个责任单位形成攻坚合力。完善“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进网入格”行动,形成公共空间三级网格治理体系。依托智慧蓉城平台打造文明创建数字模块,创新“实时交办+提级督办”双轨闭环机制,问题办结率达90%以上。

事无巨细方显作为。在简阳,多项民生痛点被纳入“三色管理清单”;沱江两岸的露天烧烤摊搬进了统一规划的集市,油烟监测系统实时守护蓝天;简阳市人民医院周边便民停车系统,让曾经拥堵的巷道重现畅通;尤安村的“职业经理人挣分+道德银行积分”,把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双挂钩”,在崇德向善中凝聚奋进力量。这些看似细碎的改变,实则是简阳以“绣花功夫”重塑城乡治理逻辑的缩影。

“以前办营业执照要跑三趟,现在扫码上传材料,一杯茶没喝完就收到了电子证照。”来简阳创业的李先生发出如是感慨,印证着“简易阳光”政务品牌带来的变革。当30项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当企业诉求处置满意率突破90%,“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助企专员”服务体系,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简阳正将“文明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机制创新下的善治之光

94个党组织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菜市场、工地上,2951名党员化身“文明管家”,在45个网格中织就共治网络,累计开展文明交通、文化文艺、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1494场次。这些服务队,正是简阳“党建引领 志愿创城”机制的生动注脚。

实施“创建民意”工程。坚持倾听民意,面向社会征集群众最期盼的“创文十件事”,征集群众“金点子”。实施“创建共享”工程。坚持事关民生的财政投入优先保证、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优先解决。开展“城市更新优化”工程,升级改造背街小巷45条、老旧小区90个,打造示范路口10个,持续提升城乡品质,让市民共享创建成果。实施“创建乡风”工程。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评选优秀村规民约20个,开展魅力乡村竞演、“三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等各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百余场。截至目前,简阳市文明村镇创建率达94%。着力打造沱东生态农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连片示范区,建设村美人和、乡风文明简阳典范。

“这场‘文明赶考’,考的是党委政府的初心,更是群众的真心。”简阳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简阳市深入开展文明养犬、城乡接合部环境提升等“十大专项提升行动”,交办问题4547个,推动整改4267个,倒逼项目实施落地落实,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身边事。

让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近年来,简阳市扎实开展先进典型推介活动,坚持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联动省曲协举办“感动雄州”第五届道德模范表扬大会,编排由简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演绎的公益歌曲《身边》,通过先进典型专题展览、专题宣讲会、公益展演,吸引数万人参与,厚植崇德向善社会氛围。

简阳用制度化的礼遇机制,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成为城市信仰。

在射洪坝街道改造一新的老旧小区里,72岁的张淑芬每天都要擦拭新装的电梯:“以前爬6楼喘得慌,现在带孙子上幼儿园,坐上新安装的电梯就不费力了。”12个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不仅加装了智慧安防系统,更通过“党员+群众+设计师”共商机制,让650户居民亲手绘制了家园蓝图。

当4100余人次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联动培养本土高素质农民4358人、农业职业经理人1937人;当800公里农村供水管网贯通最后一户农家,当120个5G基站覆盖偏远村落,简阳用基础设施的“城乡同标”,托起了农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更宏大的变革在制度层面酝酿。简阳以智慧化管理和全域联动作业推动治理效能升级,整合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社区微治理等模块数据,依托“智慧简阳”城市文明治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联盟链,打造“任务智能分派—难点提级调度—过程全程监督—问题闭环处置”全流程工作体系,实现问题处置三日办结率超95%,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坚持倾听民意,依托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收集市民关于小区管理、环境卫生、民生服务等意见建议百余条,把市民对日常生活的“诉求清单”变成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56个,有效解决犬吠扰民、乡厨食品安全等矛盾问题133件。

人民城市的幸福承诺

站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新起点,简阳的文明长卷正翻开更具深意的篇章。

在依江金水社区生活空间24小时服务驿站的“微心愿”清单上,从“空调温度再调低两摄氏度就更舒服了”到“建议增加电动车维修工具”,每一条心愿都是市民对城市文明的期待,以社区综合体为核心,这里统筹规划布局“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教育、医养”五大特色生活场景,让全龄居民的需求都可在此得到满足。便利“入圈”,幸福“出圈”,简阳持续做优社区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家门口”“楼底下”的贴心服务。

夜幕降临,在鳌山公园一带,琳琅满目的摊位聚集,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消费,形成了独特的夜经济消费场景。近年来,简阳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就近打造便民集市,为流动商贩“安家”,通过“烟火经济+文明治理”模式,规范设置20处便民摊区,打造夜间经济场景,实现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双赢,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成为简阳“夜经济与文明共生”的鲜活注解。

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隐形工程”同样浸润着文明底色。依托“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商园”等民生设施,打造菜市书屋、主题商铺、文明餐馆、红色车站、普法长廊等文明实践空间,整合社区健身“小游园·微绿地”“糖厂记忆”社区博物馆等阵地,构建交通距离15分钟内可达的“文明实践圈”。这些渗透日常的温暖细节,让“文明城市”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真实生活。

在蜀阳社区“糖厂记忆”博物馆,老式制糖工具与全息投影技术交织,讲述着简阳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跃迁的故事。简阳通过打造“甜蜜蜜”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培育非遗文化传承——糖画糖人进社区等9个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传播蜀阳社区“糖厂”文化的同时,带动青少年动手实践,推动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常态化开展“小修小补修理铺”“流动的磨刀匠”“共享工具间”“温情暖语”等既便于群众参与,又能解百姓忧、暖百姓心的特色服务品牌。

这种古今交融的智慧,同样体现在乡村治理中。尤安村的“道德评议会”沿袭了古代乡贤议事传统,又注入了现代元素:村民通过手机小程序提交议题,系统自动生成“文明指数雷达图”;遍布城市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好人好事,5G网络让在外打工的村民也能直播参与评议。

夜幕下的沱江大桥,车流织就金色的光带。这座从“东灌文化”中走来的城市,用十年创建之路诠释着最深层的文明逻辑——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文明的执笔人,城市终将书写出直抵人心的幸福诗行。简轩 图片由简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 2025-05-26 1 1 成都日报 c149346.html 1 简阳:让文明之光 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 /enpproperty-->